□本报记者徐姗
晨光洒在襄垣县新建东街地税小区的楼宇间,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建材的气息。
近日,75岁的居民刘大爷刚吃完早饭,便急着下楼察看小区改造的近况,脸上写满了期待。“以前出门得瞅着脚下走,生怕踩进坑里崴着脚,现在终于盼来了改造,以后就能放心遛弯了。”
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近年来,襄垣县将改造工作与居民需求、城市规划深度绑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34个老旧小区分年度进行改造升级,系统实施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等提升工程,让群众美好生活“有里有面”。
作为襄垣县老旧小区改造点位之一,新建东街地税小区建于1996年,是典型的“老破小”。近30年光阴流逝,让这个曾经光鲜的小区逐渐显露出岁月的痕迹:管道老化、房顶漏水……今年10月,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造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由县住建局牵头,重点对地税小区3栋楼的供水、供暖、雨污分流、楼顶防水、道路翻新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提升。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开挖沟槽。接下来,将进行管网改造作业。”施工负责人史超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方采取分时段错峰施工作业模式,对开挖路段实行‘即挖即填’,确保居民正常出行和日常生活不受干扰。”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仅是“一点一院”的施工,更是一场“精雕细琢”的品质升级。襄垣县着重从基础设施更新、服务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等方面发力,重点解决老旧小区“水不畅、灯不亮、路不平”等问题,同步增设养老扶幼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便民服务配套设施。
据了解,今年襄垣县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541.7万元,涵盖地税小区、县财政局家属院、县粮食局家属院3个小区,共涉及6栋住宅楼、120户居民,改造总面积达1.31万平方米。目前,县财政局家属院、县粮食局家属院的改造工作已进入居民楼外墙粉刷翻新阶段,原本斑驳、褪色的墙面,在工人师傅的精心涂刷下,逐渐呈现出整洁、明亮的新面貌。
“以前小区墙面剥脱,影响美观,现在外墙修好了,小区既干净又安全,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县粮食局家属院的居民李先生难掩心中喜悦。
在襄垣,老旧小区改造还是一场“量体裁衣”的民生实践。“经过科学规划、精准筛选,襄垣县对符合条件的34个老旧小区分年度进行改造升级,让‘老小区’改出‘新生活’成为常态。”县住建局房管所所长郝成伟表示,“考虑居民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全县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