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子帅 通讯员张毅飞)近年来,平顺县持续推进柔性引才工作,在汇聚顶尖智力、用活“银龄资源”、激发企业主体作用等方面精准施策,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柔性引才新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聚焦高端引领,集结“顶尖智力”。平顺县围绕县域重点行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系统绘制“顶尖人才地图”,主动对接两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聘请平顺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县委特聘专家和县政府科技顾问,发挥顶尖人才团队学术引领、决策辅助和对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并同步成立“太行山生态农业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2个,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力基础。
聚焦实用支撑,打造“银发智库”。平顺县高度重视退休时间较短、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专家型人才,积极盘活“银发资源”,聚焦医疗卫生、中药材、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借助“银发添彩·聚智赋能”省级“银发人才”志愿服务活动,成功聘请10名省级“银发人才”担任县“特聘高级专家”,建成县级“银发人才库”,有效弥补相关领域人才缺口。同时,通过承办“夏宫咖啡日”人才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多位专家教授围绕特优农业、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银发力量”在产业振兴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聚焦常态长效,激发企业主体作用。平顺县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引进工作,编制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激发企业引才动力。推动本地制药企业与云南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开展药食同源原料研发,共同推出参芪饮等产品,并合作共建“中医药国际科研中心”和“林下党参科技服务中心”,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积极围绕文旅、中药材、生物制药和电商等重点产业,助力本地企业与10余所省内外高校建立产教融合与协同发展实践基地,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强化服务保障,推动人才“活力迸发”。平顺县创新实施“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科技特派员”等柔性引才模式,吸引高校教授、专家团队利用假期或项目周期,携技术、成果和团队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开展“点单式”服务,解决技术难题。积极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