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惠)9月1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正式发布,全国661个农产品入围,山西省5个农产品榜上有名,其中我市沁州黄小米凭借独特的产地条件和卓越的品质成功入选。这是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在品牌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素有“米中之王”美誉的沁州黄小米,以金黄圆润的米粒、醇厚丰富的米油及香甜软糯的口感广受市场青睐。卓越品质的铸就,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科学精细的种植管理。沁县地处北纬36°、东经112°的谷物黄金产区,全境无工矿企业污染,丘陵地貌造就的独特“小气候”与显著的昼夜温差,为谷子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深厚的褐土与草甸土富含有机质、钙、铁、磷、硒等多种营养元素更赋予其先天品质优势。沁州黄小米在种植环节严守传统工艺与科学标准,以“卧羊”投肥或腐熟有机肥滋养土壤,并依托山西农大谷子研究所,开展谷子品种的研发、试验、扩繁工作,保障品种的优良特性。
为推动沁州黄小米产业升级,我市狠抓种子道地化、种植规模化、流程标准化、产业融合化、营销网络化、主体龙头化、品牌高端化,研发米粉、米醋以及小米锅巴等深加工产品,逐步形成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绿色高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沁县已建成13.6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由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等24家骨干企业牵头运营,带动2.8万农户参与种植,年总产量达1.8万吨。
此次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不仅是对沁州黄小米卓越品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其品牌价值与产业潜力的高度肯定,将进一步提升沁州黄小米的市场辨识度和核心竞争力,为其拓展高端消费市场、深化品牌影响力注入新的动力。我市将坚持“政府搭台、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农民受益”发展路径,引导支持沁县发挥比较优势,深耕沁州黄小米特色产业,让这一“米中之王”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