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慧荣
近日,走进高科华烨电子集团会议室,数十名员工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社保政策讲解。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需要哪些手续?”“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会如何实施?”面对员工们接连抛出的问题,市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在这里,他们不再是坐在窗口后的办事员,而是深入企业的“诊断专家”,将政策红利送到家门口。
这一幕,是我市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后,在各个角落悄然上演的寻常一景。几乎在同一时间,这股服务的暖流,正分头涌向更需要它的地方。
阳光透过路边的梧桐树叶,在潞州区太西街道佳美绿洲社区的小广场上洒下斑驳光点。不到9时,市社保中心设立的咨询台前已聚拢了前来问询的居民。头发花白的李大爷拿着养老金待遇测算表,在展板前驻足良久。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王晓雅见状,立刻搬来一把椅子,俯身凑近讲解。
“在家门口就能把事问明白,这心里啊,一下子就亮堂了!”李大爷攥着刚拿到手的宣传册,满意地对邻居说。他的笑声,成为这场“下沉”服务最生动的注脚。
服务的触角,更延伸至年轻人的人生新起点。长治学院2026届毕业生双选会人声鼎沸,在众多招聘展位中,社保政策的咨询点意外成为热门“打卡地”。“原来社保转移这么简单,在手机上就能操作!”青年学子申晨晨说。在这里,市社保中心的青年骨干化身“职场导师”,用通俗的语言,为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颗社保纽扣”。
从社区的轻声细语,到会议室的专业解答,再到青年学子的欢声笑语,这些看似微小的场景,共同编织成一幅“社保服务进万家”的温暖画卷。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服务没有终点,我们要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享受到更完善、更便利的社保服务。”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