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郝茜
行得通、能出门、便如厕,这些在普通人眼里很普通的事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幸福。
在襄垣县下良镇井背村,肢体二级残疾人申焕弟已经74岁。身体的不便加之家中破损路面、老旧家具造成的阻碍,使其生活倍加艰难。
得知这一情况后,近日,襄垣县残联积极协调,经多次入户实地察看,为其平整破损路面,配备智能语音家具,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指数。
智能语音提示、扶手护栏、盲文标识……自2021年起,襄垣县共筹资78.3万元,从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出发,为每户残疾人家庭量身定制无障碍改造方案,对137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日常起居空间和出行通道,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一处处精心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创造了更安全、更舒心的居住和活动场所,使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环境无碍,生活有爱。这些看似细微的改造,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激发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这些温暖的服务,构成了襄垣县长期深耕助残事业的生动图景。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近年来,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的新期待,襄垣县着力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助残帮扶项目、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等一系列保障服务,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让“春天的事业”更加温暖。
残疾人如何保障权益、享受政策红利?残疾证如何办理、更换?
在襄垣,县残联与县人民医院推出残疾人办证一站式服务,让残疾人快速办证、就近领证。同时,实施下乡办证等服务,为行走不便的重度残疾人上门办证,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顺利领证,享受应有的政策待遇。
借助5月18日全国助残日契机,襄垣县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邀请资深律师为残疾人开展法律讲座、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一系列具体行动为残疾人织密权益保障网。
近年来,襄垣县残联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居家托养、集中托养、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以专业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切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有效缓解“一人残疾拖累全家”的困境。
与此同时,为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襄垣县残联还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免费为残疾人发放手杖、助听器、轮椅、护理床等辅助用具。截至目前,已为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257套。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今年全国助残日,襄垣县残联联合襄垣县人社局,邀请30余家残疾人用人企业开展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岗位涉及电商管理、新能源科技、住餐服务等,10余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与此同时,襄垣县残联还联合该县税务部门开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组织残疾人开展手工艺品展览和义卖,增加残疾人收入来源。
让更多残疾人声音被听见、需求被看见、梦想被支持。长期以来,襄垣县残联针对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建立残疾人就业、失业和培训需求档案。依托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按照订单培训、孵化培训等形式,开设养殖、种植、烹饪、电商等培训班,为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让残疾人也能有“一技之长”,减轻生活负担;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加工业以及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针对重度残疾人、困难残疾人、残疾大学生、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等群体,根据其家庭情况和条件进行不同标准的资金补助。
助残之路,任重道远。襄垣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