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太行深山“点灯人”

——壶关县集店镇三家村小学教师桑彩萍二十八载悉心育桃李

p20_b.jpg

桑彩萍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文/图本报记者 马慧荣

清晨7时30分,太行山还笼罩在薄雾中,壶关县集店镇三家村小学已传来朗朗读书声。桑彩萍站在教室里,聆听孩子们诵读《弟子规》,这样的场景,她已经重复了10年。

“从1997年师范毕业后我就一直在教学一线,父母都是乡村教师,他们常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有人坚守。”桑彩萍抚摸着斑驳的讲台,眼神坚定。这个出生于大山校园里的女子,如今成为53个孩子的“桑妈妈”。

走进桑彩萍办公室,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简陋的课桌倚墙而立,上面整齐地堆叠着等待批改的作业本。说着,桑彩萍回忆起在这里生活的点滴。

2015年,时任壶关县集店镇小学教师的桑彩萍被教育局委派到三家村小学支教。当时,学校只有9名学生,校舍破旧,教学资源匮乏,但这些困难并未熄灭她心中的教育火种。

“数学课不能只在黑板上讲。”桑彩萍收集废旧纸板,亲手制作几何模型。三角形、正方体、圆柱体……这些生动教具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她推行帮带教学,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结成对子,班级学风和成绩显著提升。“桑老师的课很有意思!”五年级学生路博熙举着纸板制作的立方体说,“以前最怕数学,现在最喜欢了。”

除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桑彩萍深信教育具有唤醒灵魂的力量。2017年,学生美婷(化名)一场大病后变成失智儿童,整个人越来越封闭。“别让孩子辍学。”桑彩萍顶住压力,开始了一段特殊的守护。搀扶上下楼梯、陪伴上厕所、梳头剪指甲、手把手教写字……奇迹在坚持中发生,如今的美婷已经能够独立抄写课文。在元旦晚会上,她勇敢地为全体师生表演节目,并偷偷递给桑老师一张纸条:“桑老师,我一辈子都喜欢你!”

转眼间两年支教期满,桑彩萍本应该返回集店镇中心校。可得知消息的村委会主任、家长和孩子们不顾即将来临的暴雨,连夜来到她的住处。孩子们拽住她的衣角:“桑老师,别走行吗?”家长们恳切地说:“您是我们孩子的希望啊!”村委会主任掏出联名信:“学校从9名学生发展到25名,大家都舍不得你。”

屋外大雨倾盆,屋内寂静无声。桑彩萍泪如雨下:“我留下!”

这一留,就是10年。

中午时分,学校厨房飘出阵阵饭菜香。三家村小学负责人栗山开始准备午餐,“咱们学校小,老师们就像一家人,我负责给大家伙儿搞好后勤,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围坐在简陋的餐桌前,一顿简单的农家饭吃得有滋有味。在这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常常伴随着教学研讨,炊烟袅袅中升腾的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为丰富农村孩子的校园生活,桑彩萍带着孩子们自学花样跳绳。课后操场上,绳子拍打地面的节奏与欢笑声交织成最美乐章。2025年4月,桑彩萍带领队员在全县花样跳绳运动会上斩获33个奖项,取得全县第二的佳绩。

28年来,桑彩萍荣获“师德师风标兵”“市最美教师”“省模范教师”等20多项称号,她的学生拿到了全县联考第一的好成绩,但她最珍视的还是孩子们的笑脸。

夕阳西下,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桑彩萍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墙上的奖状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三尺讲台守初心,一支粉笔育栋梁。在太行山深处,桑彩萍和无数乡村教师正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教育的壮丽篇章,让希望的种子在乡土中生根发芽。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太行山上的“掌上明珠”
  2. 宋丽莎:接过父亲的安全宣讲接力棒
  3. 太行深山“点灯人”
48小时  热点新闻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山西能源博览会前瞻:五大亮点绘就
  • 何厚铧率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山西考察
  • 时政微观察丨丰收时节感悟总书记的“三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
  • 金秋沃野千重浪 现代农业绘“丰”景
  • 海报丨晋在眼前越千年
  • 微视频|习近平的乡土情
  • 学习新语|“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 镜观·回响 | 从三封回信,感悟总书记对
  •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