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太行山上的“掌上明珠”

——探访黄崖洞兵工厂

□本报记者梁家秀

黄崖洞,巍巍群山,峡谷深邃。80多年前,八路军凭借黄崖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在此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研发出第一种制式步枪——“八一式”马步枪。被誉为“掌上明珠”的黄崖洞兵工厂,培养出大批军工优秀人才,打响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过荣光,每一个山头都浸透着烈士的热血。”在黎城县黄崖洞镇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内,每当讲到人民军工从无到有的创业史,讲解员刘慧慧总会激动不已。

时间倒回至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军侵略步伐加速推进,深入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武器、弹药极度匮乏,建造属于自己的兵工厂迫在眉睫。

为解燃眉之急,1939年夏,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进入黎城县北部的太行山腹地。黄崖洞地形险要隐蔽,仅有一条狭窄的“瓮圪廊”通道,并有隐蔽存放物资的天然岩洞,最终黄崖洞(水窑山)被选定为新厂址。

缺加工无缝枪管的好钢材,就拆钢轨替代;没有深孔加工设备,就用车床攻坚;缺拉来复线机,便创新挤压法破局;电力不足,就靠人力手摇脚蹬驱动车床和电机生产……仅用不到半年时间,黄崖洞兵工厂便矗立在悬崖间。

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到来,为兵工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新技术。生产装备不断升级,武器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年生产能力鼎盛时期可装备16个团,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被朱德总司令誉为“掌上明珠”。

黄崖洞兵工厂虽仅存续短短3年,却以非凡成就创造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兵工奇迹”,成为太行山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钢铁脊梁”,传唱出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

“八一式”马步枪诞生。1940年8月1日,造枪技师刘贵福在延安“无名式”马步枪基础上改进设计,吸收捷克式、三八式等优点,采用5发弹仓、可调准星,首创折叠式三棱刺刀,研发人民军队首款制式步枪,成为抗战烽火中的永恒记忆;

技术专家和工人“绽放”太行山区。从归国留学生,到国内高等学府教授和学子,再到土生土长的能工巧匠和民间造枪工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缸塔法”制造硫酸、“窑炉闷火法”韧化炮弹弹体、“坩埚炼铜锌”升级枪弹等“土办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黄崖洞保卫战在此打响。1941年11月11日,为保卫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以千余人的兵力,与五千余来犯之敌鏖战八昼夜,歼敌一千余人,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史上空前未有之纪录。涌现出了小号手崔振芳、水窑口十二勇士、舍身崖三壮士等众多英雄人物。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特务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光荣称号;

……

80多年过去了,硝烟散尽,山林依旧巍峨。

昔日生产兵器的厂房,已改建成纪念馆,展柜中工人曾经用过的铁锹、钳子、量尺等工具,成为人们触摸历史记忆、感悟精神伟力的窗口。

“军工湖、太行门、瓮圪廊峡谷瀑布、崔振芳公园、将军屋、烈士陵园、黄崖洞物资仓库、血花厅……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优势,通过统筹整合、提档升级,同时加强红色课程创新性研发,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积蓄奋进力量。”黄崖洞文化旅游区经营办主任张斌全说。

近年来,黎城县对红色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紧密融合黄崖洞自然风光旅游,打造一个以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为核心,集红色与绿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走出一条因旅而美、因旅而富的发展之路。

山风轻拂,松涛阵阵。在战火中铸就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早已融入人民群众的血脉,成为黎城县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不竭的动力源泉。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老旧小区展新颜 群众生活更舒心
  2. 太行山上的“掌上明珠”
48小时  热点新闻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9月17日
  • 2025年9月17日
  • 山西偏关“三绿”融合:生态改善强文旅
  •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 2025潞城半程马拉松赛将于9月21日鸣枪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活动在阳
  • 太原小店牺汤:传承里藏匠心 滋味中见坚
  • “豹”款回归 华北豹足迹几乎覆盖沁源
  •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将于9月27
  •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