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德令 通讯员桑甜甜
“把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我觉得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山西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屯留余吾热电公司职工宋丽莎,用10余年光阴践行这句话。她以传统春联为起点,跟随父亲的志愿脚步,让安全理念扎根人心,更让志愿精神在传承中愈发炽热。
这份对志愿服务的热忱,早在童年时便刻入宋丽莎的记忆。上小学时每到腊月,她就会取出自己的压岁钱,跟着父亲宋卫国去市场购买红纸、墨汁。回家后,一家三口围坐桌前,她踮着脚尖帮忙裁纸、研墨,看父亲将“平安二字值千金”“安全第一记心头”等寄语,一笔一画写进春联。随后,他们便前往社区或工厂等地,把春联送给工作人员,“传递安全”的种子就这样在宋丽莎心里发了芽。
宋丽莎的志愿初心,离不开父亲宋卫国的言传身教。作为潞城区安全公益宣讲员,宋卫国30多年来坚持义务宣传安全知识,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安全志愿者”,获得了“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等荣誉。宋丽莎经常跟着父亲去企业、社区做宣讲,在工厂车间,她帮父亲分发安全宣传单;在社区她和居民一起听父亲讲解燃气使用注意事项,遇到老人有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学着父亲的样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解释一遍。“爸爸总说,志愿服务不是喊口号,要帮别人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父亲的话,成了她践行志愿服务的准则。
这份热情,在宋丽莎成长路上从未褪色。大学期间,她主动报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当选陕西省第十五届省运会“鲜花使者”,在赛事保障中传递青春温度。参加工作后,她更将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延续了写安全春联的传统,还会带着春联走进公司周边村庄、社区,一边送春联,一边讲解用电安全、居家安全知识。
“现在我有了固定收入,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宋丽莎笑着说。她自掏腰包购买笔墨纸张,还动员同事加入志愿队伍;看到社区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便牵头组织“手机教学小课堂”;得知公司新入职员工对安全操作不熟悉,又主动整理案例,配合安全部门开展新员工培训。
多年来,宋丽莎已经从一名追随父亲脚步的“小帮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志愿者,她用最质朴的坚持,传递安全理念,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