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涵)11月2日,记者从太行·老龄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我市将搭建四大平台,即老龄工作质量控制中心、康养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智慧康养·健康科技产业孵化器、太行·医旅康养产业孵化器,为我市老龄工作迈向规范化、体系化、生态化,打造“康养长治”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在老龄事业产业发展领域,我市以先行者姿态创造多项“全国第一”:首个由市老龄委会同医科院校设健康研究院、首个由市老龄委出台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首个开展长期照护师师资培训、首个成立老龄工作质控中心,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长治经验”。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强化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协同联动,依托长治医学院专业优势,以“政校协同、产教融合、事业产业双轮驱动”为抓手,持续推动老龄事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建设老龄工作质控中心、康养产教融合联盟,联合中北大学、中资国际等单位,筹建智慧康养与医旅康养产业孵化器,不断提升老龄服务供给能力。
标准引领,筑牢服务质量“压舱石”。高质量发展,标准先行。长治市老龄工作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旨在破解养老服务领域质量参差不齐、标准缺失等难题,系统性提升全市老龄服务质量。该中心将承担起建立健全全市老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测评估、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任务,通过对养老服务、老年健康、长期照护等领域进行系统性的质量管控,该中心将成为全市老龄服务规范化与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压舱石”,确保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人才驱动,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为破解康养人才短缺这一核心瓶颈,市老龄工作委员发起成立康养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汇集长治医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长治卫生学校、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长治市暖心窝颐养中心等9家院校与知名养老机构力量,构建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打通“学”与“用”的壁垒,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我市康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赋能,抢占产业升级新赛道。智慧康养·健康科技产业孵化器汇聚中北大学长治产业研究院、长治市银龄健康研究院,及深圳越疆科技、杭州宇树科技等10家前沿科技企业,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与传统康养服务深度融合,不仅能极大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还将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为“康养长治”开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品牌塑造,打造产业融合增长极。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将其转化为老龄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太行·医旅康养产业孵化器将联合长治市太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长治市融慧文化教育有限公司、黎城黄崖洞壶山温泉度假酒店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深度整合医疗、文旅与康养资源,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养长治”品牌。通过将太行山水的自然风光、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与现代医疗的专业服务相结合,实现“医、旅、康、养”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康养体验,从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出一个强大的产业增长极。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