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瀚予 通讯员董鑫
“这不仅是一条高颜值的公路,更像一条流动的风景带。”游客李丽飞将车窗摇下,山风裹挟着花香涌入车厢。5月的潞州,春光正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两侧花开烂漫,如诗如画,引得自驾游客频频停车欣赏。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潞州段主线长16.3公里,宛若一条蜿蜒的翡翠丝带,将九龙宫、滴谷寺、炎帝像神农峰景区、“刘伯承工厂”旧址等景点,与南垂村、双桥庄村等传统村落紧密串联,不仅打通了区域文旅资源的“任督二脉”,更催生出乡村振兴的“蝶变效应”。
驱车行驶在这条“流动风景线”上,每个转弯都是绝美风景。往日的农家小院告别杂乱,统一设计的青砖影壁与竹编篱笆相映成趣;曾经的臭水沟,经生态修复后变身垂柳依依的亲水步道,岸边新栽的月季正吐露芬芳;老旧的公共区域,经翻新改造后成为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村民们在这里悠闲地聊天娱乐……去年以来,潞州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旅游公路沿线村庄纳入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建设计划。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常态化治理乱堆乱扔垃圾等问题,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面覆盖、高效运转。同时,分级分类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如今,环境美了,越来越多村民自发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来的发展机遇,沿线村庄积极探索“公路+生态农业”“公路+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整洁的村道旁,生态果园里硕果累累,特色休闲农庄遍地开花。游客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又能品尝地道农家美食,尽情感受乡村生活的惬意。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以后,我们小院的生意直线上涨,周末的房间提前一周就订满了。”双桥庄村“六度庭院”民宿主理人黄丽丽一边将刚采下的山野菜装盘,一边乐呵呵地说。不远处,“鑫茂山庄”“一田一墅”“竹园窑洞”等徽派风格的民宿小院,掩映在绿意盎然的林木中。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尽显清静幽雅之美。去年以来,双桥庄村凭借临近老顶山景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便利交通与清幽环境,集中连片打造特色民宿小院,形成民宿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也为潞州区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硬件设施提升方面,潞州区精心设置低路侧植物景观,因地制宜打造景观小品,引导村民在庭院栽植果蔬花草,全力创建“美丽庭院”,让乡村处处充满生机活力。同时,大力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确保沿线环境整洁有序、美观宜人。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的发展理念,统筹建设慢行、景观、服务、信息配套系统,完善驿站、骑行道、观景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
如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已从单纯的交通动脉,蜕变为串联美景、带动产业、惠及民生的文化纽带与发展长廊。它载着潞州百姓的幸福与希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路通景美幸福满途从愿景变为现实。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