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大礼包”送到群众心坎上

——潞城区史回镇做实做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本报记者徐姗  通讯员李茜

“今天我们村‘福利田’收土豆了,现场发放,一人15斤,你们村今年发了啥?”

“我们发的是芥菜和萝卜,正好冬天腌菜吃,都挺好”。

……

秋末冬初,阳光明媚,碧空如洗。潞城区史回镇向阳坡村与小常村的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边劳作边唠起家常。

村民们提到的“福利田”,是史回镇聚焦民生办实事、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见行见效、面向群众发放惠农“大礼包”的其中一项。

今年以来,潞城区史回镇紧扣第二批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做实做细,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针对群众关心热点,带来丰富、实用的育农惠农“大礼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党员种好‘福利田’,群众喜获‘幸福果’”。这句顺口溜在史回镇被广为传唱。为持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支部凝聚力,史回镇发动各村利用集体土地、党员捐赠土地作为党员“责任田”群众“福利田”,由村“两委”干部、党员进行义务劳动,从种到收,全程管护,将收获的农产品免费发放给群众。今年,已是史回镇“福利田”制度落实的第5个年头。

除种植便于存储的家常蔬菜外,“福利田”也作为“试验田”,探索种植冬播谷、甜糯玉米等特色农作物,根据实效情况,扩大种植规模,规避盲目种植风险。目前,全镇17村150余亩“福利田”收获的26万余斤土豆、大葱、萝卜、冬播谷等农产品已免费发放给群众,史回镇6600余户20000余名群众喜领农产品“大礼包”,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干净整洁的桌椅、健康可口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每天中午,闫李庄村的便民小食堂内坐满了村里的老人,热情的服务员将午餐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面前,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让人人享老愿景变为现实,村级居住群众以老年人为主,提高老年人生活舒适度是一项重要工作。史回镇各村积极推出接地气、暖人心的“银发”专属“大礼包”,用精细化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小常村每季度由潞城陶子秀理发店专业理发师在村委大院集中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为卧床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惠及全村210余人。

闫李庄村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便民小食堂,可同时满足50余人就餐,60岁以上老人每餐仅收费2元,解决孤寡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随着合作医疗保险逐年增长,楼后村等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贴100元费用,做到群众缴费“不增长”。

针对群众反映老年人各类补贴打卡领取不方便问题,史回镇立即组织财务、经管等有关办公室,对涉及老年人补贴资金条目式罗列,对符合相关规定的,制定现金发放监管制度,真正把“小事”办到群众心坎儿上,家门口的服务为“银发生活”添彩。

“感谢党和政府送来的温暖,帮助我们利用空闲地种植香菇,还免费提供现场管理技术培训。专家教的我肯定会一五一十都用上,相信种植香菇肯定能有不错的收益!”史回镇的种植户们兴奋地说道。

这份带着“温度”的产业发展大礼包,来自史回镇为提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形成规模化发展,及时“量身制定”的相关产业发展鼓励政策。

对利用退耕还林地、通道绿化林下地、荒山荒坡等“上山入林”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的农户,村级每发展1名散户,镇级均给予相应补贴,年终兑现至村。

引导群众利用空闲地种植食用菌(香菇)的试点村级,每村给予一定的产业发展补贴资金,同时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人财”问题,让集体、群众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

精准定位,措施有力。产业发展越来越丰富,致富的“快车道”也越来越宽敞。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史回镇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群众的需求做起,让惠农政策在一线落实、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群策群力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黎城县西仵镇全力营造和美宜居乡村环境
  2. 沁源县举办2025年度沁源秧歌大赛
  3. 壶关县强化农资专项检查护航春耕生产
  4. 暖心搭建“就业桥” 铺筑民生“幸福路”
  5. 市公安局屯留分局开展寄递物流专项检查
  6. 壶关县严把农资质量关护航春耕保生产
  7. 潞州区“技能+服务”按下就业“加速键”
  8. 潞城区第二批1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9. 潞州区天晚集市“圈”人气“旺”消费
  10. 黎城县备足物资保春耕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2025元宵节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络中国节·春节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