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惠)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秋粮收获受阻,粮食面临霉变、减产风险。面对这一情况,沁县迅速统筹各方力量,引入无人机“吊装”、智能烘干等科技手段,全面打响秋粮抢收攻坚战。
为高效推进抢收工作,沁县第一时间成立秋粮“抢收抢种保丰收”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及11个乡镇的乡镇长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全县抢收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组建6个“抢收抢种保丰收”工作指导服务小组,配备高级农艺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郭村镇、故县镇、沁州黄镇等乡镇的田间地头,提供作物成熟度判断、抢收技巧指导,并同步开展科技设备操作培训,助力农户高效使用现代化工具。
在抢收现场,服务小组根据作物类型与地块条件实施科学分类作业。针对完熟期玉米,通过乡镇农业服务站调度现有480台玉米收获机、102台履带式收割机开展机械抢收;对暂不具备收获条件的地块,组织农户扒开玉米苞叶加速脱水,为后续收获做准备。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块,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谷子种植区,动员群众开展人工抢收,同时调配搭载吊装设备的无人机组建作业团队,通过接力转运破解“车进不去、人走不动”的难题,转运效率较人工提升近1.5倍,有效加快积水地块抢收进度。
该县12处粮食烘干点同步启动,构建起“抢收-转运-烘干”无缝衔接模式,将抢收后的粮食送入专业烘干车间,通过大功率风机加速脱水。乡村两级还协调闲置厂房、大棚设立临时晾晒点,多渠道破解湿粮晾晒难题。
目前,沁县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正紧抓降雨间歇期,借助无人机、履带式收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全力抢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推进秋粮抢收工作,守护粮食安全。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