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涵)面对不利气象条件,连日来,武乡县以系统性思维、精准化举措和强有力保障,最大限度降低持续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秋收各项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抢”字为先,筑牢秋粮收获减损防线。武乡县根据全面摸排的玉米、谷子等秋作物成熟度及田间积水情况,分类施策、人机协同,将颗粒归仓目标落到实处。同时针对普通轮式收割机作业难题,优先调配履带式收割机,破解特殊地块收获瓶颈;对积水严重、作物倒伏的地区,组建突击队开展应急抢收。
科学处置,破解秋收储存难题。武乡县聚焦“晾晒难、储存险”,打出“空间拓展+技术兜底”组合拳。一方面,整合学校操场、村委会院落等公共资源,开辟临时晾晒场地。另一方面,激活现有烘干设备产能,推行“代烘服务”并向种粮大户、受灾农户倾斜,以专业化烘干降低粮食霉变风险。而对湿度较高的已收谷物,普及室内薄层摊晾、通风架搭建等操作方式。
精准发力,夯实秋冬播种生产基础。立足“抢农时、提质量”,从整地、选种、技术三个维度发力,确保秋冬播种有序推进。因降雨可能导致冬小麦等作物适播期推迟,引导农户选用耐迟播、抗寒性强的早熟品种,并根据天气预测和实地情况科学调整播种计划,适当增加播种量。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浅旋播种等抗湿栽培技术,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争取农时,以技术创新破解“湿墒难播”难题。
协同联动,确保措施落实到位。通过责任闭环、责任到人、任务到田,扎实推动各项措施下沉到村、到户、到田。武乡县农业农村、气象、水利、供销等部门加强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协调保障农机用油、电力供应、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