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姗 通讯员韩聖玉
秋日,和煦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教室,彩色软垫铺就的活动区里,乳儿班宝宝在保育员怀里做被动操,托小班孩子跟着老师辨认绘本里的动物,托大班孩子则认真练习把玩具归类……襄垣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的每个角落里都透着童真与安心。
“我家孩子入托后,变化非常大。”家长范垚的话道出了不少家庭的心声,“以前孩子在家吃饭要追着喂半个小时,现在自己坐在小椅子上就能吃完。更贴心的是,老师每天定时推送孩子在服务中心的饮食、睡眠、活动反馈,家长心里踏实多了。”
这份“踏实”,源于襄垣县积极响应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医育融合”托育新模式,让优质托育转变为惠及民生的“暖心服务”。
作为襄垣县重点打造的民生示范项目,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总投资2000余万元,设置105个托位,根据婴幼儿成长规律分为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真正实现“按龄施教、科学照护”,为周边有托育需求的家庭带来极大便利。
托育不是简单的看护,而是涵盖营养喂养、睡眠管理、情感互动等系统的科学养育。
“我们将医学、养育、教育三要素紧密结合,不仅拥有高标准硬件设施、专业化照护团队、普惠性服务定价,还每天安排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开展巡查,从体温监测到饮食营养,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丽娟介绍,“‘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服务理念,就藏在这些细致的照护里。”
“其实,我们更像孩子的‘托育妈妈’。”老师刘凌桢笑着说,“每天,我们都会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设计课程,给乳儿班宝宝做感官训练,帮托小班孩子认识颜色形状,带托大班孩子练生活技能。老师们在陪着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带领他们探索世界。”
从“没人带”到“托得好”,襄垣县通过整合医疗、教育资源,探索“医育融合”托育新模式,全力推进公办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既满足家长对孩子“健康保障”的期许,又满足孩子“早期启蒙”的需求,实现托育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同时,襄垣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积极联合社区、民办机构,通过“公办示范+社会参与”机制,扩大普惠覆盖面,为全县托育服务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旭亮表示:“目前,托育服务中心入托孩子已达90余名,托位使用率超90%。接下来,还将增加绘本阅读、音乐启蒙等特色课程,完善健康监测系统,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优质、实惠、科学的托育服务。”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