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以来,积极稳妥探索多领域、多维度系统创新,以园区全领域全过程降碳为统领,以重大工程建设为牵引,突出产业发展低碳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能碳管理数字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绿”里淘金的碳达峰实践路径,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全速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要路径,实施总投资150亿元的7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加快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支撑的信创产业,围绕龙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芯片,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到系统集成、软件适配、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深紫外LED产业技术水平位居行业顶尖;锂电池新材料投产达效后产值将突破百亿元,形成华北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有效支撑我市产业低碳绿色转型。
全力建设碳达峰智慧管理平台。聚焦企业碳排放管理,采用共享发展模式,面向高新区工商业负荷、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充换电站等对象,通过非侵入式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终端,实现发电侧、用户侧高精度、多时间尺度数据采集,构建能源大数据基座,推动园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目前,管理平台已接入50多家重点用能企业,不仅能够实时采集到不可篡改的终端用能数据,在全区宏观层面构建碳达峰智慧管理系统,而且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节能降耗优化方案和峰谷电价差的增量收益方案,实现碳达峰管理一举多得的功效。
全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能源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高新区沐光而行,着力构建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再生水热能”低碳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约15.12亿元,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万吨。现已完成平板电脑园区“光伏发电+充电桩”、西门子工业园充电场站建设、高新区孵化园光储充一体化、智能终端产业园光伏发电等8个项目,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绿电服务。高新区同步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联同虚拟电厂等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形成充足的新能源供应体系,在为园区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绿色能源,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形成新的招商资源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高新区。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