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水清岸绿景色美

——壶关县扎实推进石子河生态修复工程见成效

本报记者 张瑞英

盛夏时节,树绿荫浓。壶关县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中,平整的土地上多种经济作物长势喜人,附近的村民在人行便道漫步,西侧广场歌声悠扬,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轻快的舞步跳出红火的好日子。

生态修复是提升沿河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过去这里就是一个废弃水库。河道中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河岸边倾倒着垃圾,隔着很远就能闻到臭味。特别是夏天,大家路过时都会加快脚步。”提起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杜家河村村党支部书记韩建英打开了话匣子,“村民到水库边沿线种地,因为没有安全防护栏,需要特别留意脚下安全,就怕一不小心滑到水库中。”

作为石子河生态修复工程中重要的一环,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借助原杜家河水库库区开阔的地形条件,通过河道基地改良、微地形重塑、湿生及半湿生植被种植等措施营造自然生态湿地,吸附水体中污染物,进一步提升水质。同时, 修缮原水库库区部分道路,增加园路栈道,增设休憩平台,引人入景,打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湿地。

“石子河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内容分为河道防洪工程、水质提升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三大部分。”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侯建生介绍,通过修建河道护岸、拦砂坎,可以有效提升河道防洪功能,严防汛期污水外流。同时,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河道垃圾清理、污染底泥清淤、河道曝气复氧、自然湿地吸附等建设,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实现了岸绿景美水畅流的目标。

“根据不同季节,目前湿地中播种了油菜、向日葵、苜蓿、波斯菊等经济作物,既能增加当地收入,也能提升观赏性。”壶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项目现场负责人马赵军介绍,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石子河沿线植物种植、杜家河自然生态湿地植物搭配、龙丽河生态提升等。

在石子河生态修复工程集店村段,现场机器轰鸣,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曾经污水溢流的河道,经过垫土种草,面貌焕然一新。两岸边格宾石笼修整完毕,即将填土覆盖,实现生态保护和防洪效益。

“经生态治理后的石子河,河道防洪能力显著提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充分发挥了水体生态所起的良性调节作用。”壶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马成方表示,经岸坡生态治理后的河道,水体面源污染现象得以缓解,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整治,黄土裸露区域复绿,为我市水质达标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条水系连通了沿岸好生态,也通向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有精气神了。“以前临水而居,出门却是垃圾、污水。如今河道修整一新,出门就是广场、凉亭,满目绿意盎然,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望着从村中穿流而过的河水,北河村村民韩建英笑容满面。

耳畔流水潺潺,放眼田园风光。以水为媒,石子河沿岸村庄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在碧水青山间奔赴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科技苗”结出“致富椒”
  2. 订单农业“金钥匙”打开产业“致富门”
  3. 填补我市煤基装备制造业空白
  4.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暖心服务
  5. 小菌棒解锁致富“新密码”
  6. 助力大国重器“轻装上阵”
  7. 把群众的“心愿单”变为“服务单”
  8. 潞城区举办“我的青春故事”青年演说比赛
  9. 屯留区“四季花·羿护未来”法治社团第二届法治宣讲赛举行
  10. 把优质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聚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焕彩新生活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