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药材变“药财” 产业绘新景

——沁源县交口乡长征村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促增收

沁源的春似乎来得稍晚一些,已是季春时节,沁源县交口乡长征村漫山遍野的连翘花含苞待放,青山远黛间,“新时代新长征新药谷”9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的民居与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交相辉映,构成如诗如画的山乡美景。

晌午时分,刚运送完垃圾回到家中的保洁员张志刚回到家里,来不及吃午饭,就和记者聊起长征村的变化。“我是脱贫户,不仅开起农家乐,还当上保洁员,平时还在村合作社开农机具,一个人赚3份工资,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张志刚和妻子宋梅香经营着一家“厚朴药膳”农家乐,种着十几亩玉米、2亩苦参,守家在地,不仅脱了贫,还有了产业。

“多亏了张书记啊!”宋梅香感慨着如今的幸福生活。

她口中的张书记就是长征村“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慧斌。

从2013年至今,返乡创业的张慧斌带着乡亲们种植中药材、组建合作社、延伸产业链,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十余年前,一穷二白的长征村正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奋力前行。上任不久的张慧斌和几名村干部一起,请专家、搞调研、看市场,经过反复研究地力和气候条件,最终把致富的“良方”开到了发展中药材产业上。

没人种,我带头!缺资金,我来垫!张慧斌带头成立合作社,自愿出资向乡亲们无偿提供中药材种子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签订种植协议,保证保底价回收。

2015年,度过三年生长期的中药材喜获丰收,村民们眼见收益,逐渐扩大种植面积,如今村里种有连翘、黄芩、苦参等中药材6000余亩。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000元。

“不仅要产业兴,更要产业旺,立足中药材特色资源,我们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张慧斌说。

于是,张慧斌四处学习取经,依托成熟的技术引进中草药深加工产业、药妆生产线和药草茶生产线,研发销售“沁兰舒”系列植物护肤品和手工皂,形成完整的康养产业链。从中药材种植,到仓储物流,再到深加工,一株药材在这里完成了它的“成长之旅”。

“村里现在有合作社负责中药材的种植、采摘、销售,公司负责中药材产业的深加工及康养、民宿、餐饮的管理,注册了品牌,开发出30多款手工药妆产品,护肤品、药茶、药材种植一年收入近百万元。”张慧斌说。

腰包鼓了,环境也要美。“以前,村里有不少破旧的泥坯瓦房,在村里的土路上走,脚面上都是土。”得益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长征村从整治环境入手,实施以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完成路面硬化1.9公里、村庄绿化2600余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网2800米,修建文化广场,村庄迎来美丽蝶变。

如今的长征村,正在着力打造“蒲公英小镇”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00亩,目前已初步建成植物纯露体验馆、药茶体验馆、陶瓷体验馆、康疗馆、中医文化馆、药膳养生馆、上党道地中药材体验馆、中医药文化廊、梯田药用植物赏析园“六馆一廊一园”,全力打造集中医药文化、中药材种植、药花赏析、中医理疗、药茶品饮、药膳养生、植物护肤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康养基地。

希望的田野,涌动蓬勃生机。预计蒲公英小镇三年内实现年接待1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年增长不少于2000元,老百姓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记者 刘婷婷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科技苗”结出“致富椒”
  2. 订单农业“金钥匙”打开产业“致富门”
  3. 填补我市煤基装备制造业空白
  4.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暖心服务
  5. 小菌棒解锁致富“新密码”
  6. 助力大国重器“轻装上阵”
  7. 把群众的“心愿单”变为“服务单”
  8. 潞城区举办“我的青春故事”青年演说比赛
  9. 屯留区“四季花·羿护未来”法治社团第二届法治宣讲赛举行
  10. 把优质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聚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焕彩新生活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