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涵
“戎装虽卸,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这是山西“最美退役军人”秦素良常说的一句话。三十多年来,他始终以军人的姿态站在创业与奉献的前沿阵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赤诚初心。
1986年,17岁的秦素良穿上橄榄绿军装的那天,母亲将绣着“保家卫国”的手帕塞进他的行囊。服役的四年间,紧急集合的哨声、五公里越野的汗水、实弹射击的硝烟,在他身上烙下深深的军人印记。“部队教会我的第一句话是‘听党话、跟党走’,这六个字是我一辈子的行动指南。”秦素良语气坚定地说。
1990年退役后,秦素良在市日杂公司工作,因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他做出一个惊人决定:自主创业、回报社会。秦素良创办了长治市远大通讯有限公司,提出“诚信、责任、健康、服务、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25年来,他诚信经营坚守初心,没有一条失信记录、没有一起司法案件。
他将军营里的标准化管理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晨会必须列队点名,月度总结要讲成绩与不足,延续着军人直面问题的作风。企业服务时刻彰显为军服务的情怀,走进每家远大通讯门店,“军人优先”的标识格外醒目。这份对军人的尊崇不仅体现在标识上,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公司推出“免费贴膜、免费清洗、手机八折、维修八折”的“军人特权四服务”,多年来累计为军人减免费用超数十万元。
秦素良还非常照顾特殊群体的需求。2023年,他组织员工学习手语,加大华为智能手机的销售推广,让三级和四级言语障碍人群利用AI技术,与他人交流更顺畅、更清晰。
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永远记得,每年儿童节都会有位秦伯伯带着礼物来看望他们。2012年,秦素良第一次走进这所由农村妇女刘爱苏创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看到脑瘫儿童艰难地练习走路,聋哑孩子用手势表达渴望,他当即决定设立“远大通讯爱心帮扶基地”。
“要给这些孩子实实在在的帮助。”秦素良言必信、行必果,他先后捐款、捐物达80余万元。当自闭症儿童第一次在训练室露出笑容时,刘爱苏校长握着秦素良的手说:“感谢您为孩子带来希望之光。”
从资助弃婴毛秀清上大学,到资助生活困难军属,每年给平顺县石匣村等地的困难户送年货;从向潞州区堠北庄街道捐赠雨具,到为大病患者筹集善款,秦素良的爱心清单还在不断拉长。他还在远大通讯多个门店设置“爱心驿站”,成为城市的温暖地标,酷暑时节,交警和环卫工人可以在这里喝上冰镇绿豆汤;寒冬腊月,这里的姜茶永远热气腾腾……有人算过一笔账,他投入公益的资金,足够再开三家连锁店,秦素良直言:“我是名军人,‘退伍不褪色’。我们企业做大做强,就要积极回报社会。”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目前,长治市远大通讯有限公司从1家小店到拥有连锁门店53家,从单一通讯业务到涵盖汽车销售的企业矩阵,覆盖太原、长治、晋城地区,秦素良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随后成立聚鑫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远大电动车销售公司,先后吸纳就业人员千余人。
从军营到商海,从创业者到奉献者,秦素良用三十多年的坚守证明: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信仰;转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今年,秦素良被授予山西“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在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里,他创业和奉献的故事激励着更多退役军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