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执剪践承诺 归乡续担当

——屯留区丰宜镇丰宜村退役军人冯爱斌的“头等”人生

微信图片_20251127161707_111_7_view_b.jpg

冯爱斌正在给顾客理发。

文/图杨建伟王永先

在屯留区丰宜镇丰宜村,有一家普通的理发店,店主冯爱斌和妻子小玲用2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服务乡邻的理发师,冯爱斌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用剪刀传递温情,以坚守诠释担当,让退役军人的本色在基层服务中熠熠生辉。

1991年冬,朝气蓬勃的冯爱斌怀揣报国理想参军入伍。在部队的严格训练中,他不仅锤炼出坚韧的意志,更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多次获得连队嘉奖。他回忆:“部队教会我两件事:一是责任,二是奉献。”

1995年冬天退役时,战友们依依惜别,冯爱斌却坚定地说:“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回乡后,我要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服务大家。”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退役回乡后冯爱斌与妻子小玲商量后,决定在村里开一家理发店。“当时就想,能让乡亲们少跑腿,还能靠手艺养活家人,挺好。理发店就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给人一种亲和感。”冯爱斌说。

创业之初,条件艰苦,店面不足10平方米,工具仅有两把剪刀、一面镜子。但夫妻俩以军人的严谨对待每一位顾客。小玲回忆:“他总说,理发是‘头等大事’,必须认真。”渐渐地,小玲理发店因手艺好、价格实惠,成了十里八乡的“明星店铺”。

冯爱斌的理发店没有华丽的装潢,但工具样样锃亮,毛巾条条洁净。他常说:“手艺是饭碗,更是良心。”妻子小玲则是冯爱斌的最佳搭档。生意忙时,两人一天要接待近百人,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旦有了空闲,夫妻二人就一起研究新发型,反复观看视频里的操作,直到弄懂学会为止。

在丰宜村,提起冯爱斌,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爱斌两口子手艺精,心善!”多年来,他们坚持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免费理发。

80岁的冯大爷独居多年,行动不便。冯爱斌每月上门为他理发,还常陪他聊天。“爱斌真是个好孩子。”冯大爷哽咽道。像这样的老人,冯爱斌服务过不下十几位。

村里留守儿童多,冯爱斌主动与学校联系,每学期开学前为孩子们免费理发。“看到娃娃们精神抖擞去上学,我心里高兴。”他说。

冯爱斌的善举感染了许多村民。如今,丰宜村组建起志愿服务队,不少村民成为其中一员,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村党支部书记感慨:“爱斌用一把剪刀‘剪’出了文明乡风!”

2021年,冯爱斌家庭被丰宜镇评为“最美家庭”;2023年,小玲理发店被授予“模范示范商户”称号。

面对荣誉,冯爱斌淡然一笑:“我就是个剃头匠,能帮到大家,比啥都强。”

从军人到理发师,冯爱斌用30年活出了“奉献”的样子。他没做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凭着一把剪刀,剪出了邻里间的暖;他不善说豪言壮语,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住了心里的那份责任。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正是千千万万像冯爱斌这样的普通人,靠着一份坚守、一片爱心,给更多人带来了一份温暖。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崔欣然:公益路上书写少年担当
  2. 凡人微光 大爱如炬
  3. 执剪践承诺 归乡续担当
48小时  热点新闻
  • 潞安化工集团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长治球迷可乘“专列”直达观赛
  • 潞州区持续优化农村路网布局全力改善通
  • 循浪而行 晋入千年丨寻找梁思成林徽因
  • 镜观?回响|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 凡人微光 大爱如炬
  •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云南咖啡:代表中国
  • 大风、沙尘,山西气温将明显下降
  • 中国有约 | 来山西 看古建!
  •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