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晶在为新生儿做护理。
文/图 本报记者 马慧荣
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VIP病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照亮了李金晶俯身查房的身影。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新生儿床头的标识卡,动作精准又温柔。这双手,曾在无数个深夜托起过新生命,曾在手术台上创造过生命奇迹,也曾在抗疫的征途上传递过希望。十六年护理生涯,李金晶用这双“托举生命的手”,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李金晶的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作为产科VIP病区的护理负责人,她深知肩上责任的分量。一场关于护理质量的革新由此展开——她带领科室护士应用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将生硬的护理查房转化为充满温度的对话。
“C(Connect)是建立联系,I(Introduce)是自我介绍……”查房时,李金晶一边轻声向产妇解释着操作流程,一边细致检查产妇产后情况。当发现一位剖宫产产妇因疼痛抗拒下床活动时,她蹲在床边,轻握对方的手:“我理解您的不适,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李金晶,我们一起试试这个缓解疼痛的方法好吗?”真诚的沟通化解了产妇的焦虑,配合度显著提高。
在她的推动下,一套严密的护理质控体系和6S管理标准在产科落地生根。器械定位摆放、药品分层管理、环境时时清洁……这些看似琐碎的要求,编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安全网。
2022年4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李金晶临危受命,担任市妇幼保健院10人援沪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这支平均年龄仅34岁的精干团队迅速投入上海重症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战斗。面对高龄重症患者,他们凭借新生儿科专长,创新应用“密闭式吸痰法”,有效减少患者气道损伤并降低医护感染风险。她严格执行各项感控制度,带领队员克服困难,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和心理关怀,最终团队收获5封感谢信、探索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以“10名队员零感染”的完美战绩凯旋。这段经历,淬炼了她临危不惧的领导力和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山西省心肺复苏导师,李金晶的身影常年活跃在社区、校园和乡镇卫生院。在武乡县一所乡村中学的操场上,她跪在仿真人体模型旁,手把手教孩子们调整按压手势:“手臂要垂直,用上半身的力量!记住,黄金四分钟!”孩子们围着她,眼神专注。校长感慨:“李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生命的希望。”
这份传承的使命,在“李金晶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得到更广阔的延展。依托医院的三甲妇幼专科平台和丰富的婴幼儿数据库,工作室配备了先进的婴儿模型、洗浴设备等实训设施。在这里,李金晶化身严师慈母。她温暖而坚定的指导,让年轻育婴师们逐渐找到了职业的自信与温度。
2024年10月,“李金晶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这不仅是对个人荣誉的加冕,更是区域育婴服务升级的新起点。该工作室依靠市妇幼保健院的强大支撑——拥有本地区一流的儿科医护团队、完善的婴幼儿健康数据库及跨学科的科研能力。李金晶敏锐地抓住了“医育结合”这一核心,带领团队与多家托育机构签约,将医疗级的专业标准注入育婴服务。
在她的蓝图里,工作室不仅是育婴师的摇篮,更是行业创新的引擎。她定下清晰目标:每年培育近50名初、中、高级育婴师,将科学养育知识通过公益讲座、科普视频惠及万千家庭;推动完成托育机构“医育结合”签约服务,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模式的新路径。目前,已有20多名学员从这里走出,成为科学育婴理念的传播者。
十六年光阴,李金晶的双手记录着奋斗的年轮——从青涩护士到“太行技术状元”“三晋技术能手”,从临床骨干到育婴师们的“领路人”,荣誉加身,初心未改。那双曾托举过无数生命的手,仍在继续书写使命:以专业为根基,以仁爱为笔墨,在守护生命最初里程的征途上,稳稳托举起一个更健康、更温暖的未来。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