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德令 通讯员桑甜甜
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其中,护卫“左权独立营”战旗的有来自我市的24岁小伙魏源。
2021年,魏源参军入伍。在部队时,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训练时极为刻苦。军姿一站就是10个小时,敬礼、摆头、端臂、转体等基础动作,他都要反复练习,力求精准无误。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他对军人使命的执着追求。今年,魏源光荣入选战旗方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当得知自己入选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格外激动。
5月,魏源到达训练基地,开始严格的阅兵训练。在这里,军姿和眼神训练是重中之重,为了达到标准,他需要保持3分钟不眨眼,同时还要做到拔脖颈、摆头精准到位。虽然训练艰苦,但魏源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他深知,自己护卫的不仅仅是一面战旗,更是光荣的历史和先烈的期望。
“左权独立营”的历史厚重而辉煌。1941年,在敌后华北抗战的中心区域,辽县(今左权县)独立营正式组建成立。1942年5月,日寇对八路军总部所在的根据地发动进攻,左权将军率部突围,不幸在麻田附近十字岭壮烈牺牲。为纪念左权将军,辽县独立营正式易名为“左权独立营”。“左权独立营”战旗曾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以及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接受检阅。
阅兵式前一天晚上,魏源和战友们乘坐大巴车抵达天安门广场。尽管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大家压力很大,但一想到次日的阅兵式,每个人都热血沸腾,精神抖擞。9月3日当天,魏源和战友乘坐新型猛士突击车,护卫着迎风漫卷的鲜红战旗驶过天安门。
9月4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魏源。电话那头的他,依然难掩兴奋之情,他说能参加这次阅兵式,并且护卫“左权独立营”战旗是他一生的荣耀。“当我们护卫着战旗接受检阅的那一刻,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一定要将‘左权独立营’的精神传承下去,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军人。”魏源坚定地说。
魏源还表示:“阅兵式虽然已经结束,但训练期间锤炼出的坚韧意志与强烈使命感,必将伴随我一路前行,成为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这种使命感,让我不禁联想到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一面面飘扬的战旗,它们不仅传唱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也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炬,教育和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