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潞城区翟店街道西天贡村的700余亩旱地大葱迎来丰收。田间地头,葱叶青翠、葱白挺立,专业采收队伍正抓紧晴好天气起葱、捆扎、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这批3月播种、9月上市的冈葱,凭借错峰种植的“时间差”优势,正源源不断发往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10余个省市,成为拉动当地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白露葱,寒露蒜”。在西天贡村大葱种植基地,轰鸣的农机声与忙碌的身影交织,勾勒出动人的丰收画卷。基地负责人孙兴旺俯身拔起一株大葱,语气中难掩自豪:“我种了40年葱,今年长势最好。”近年来,潞城区大力发展大葱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已形成从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大葱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孙兴旺乘此东风将传统章丘大葱更新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冈葱系列,新品种具有葱白紧凑、耐运输、损耗低等优势,在品质和产量上实现双突破。
好收成离不开好技术。该基地采取统一技术指导、科学施肥和绿色防控措施,全面推广“错峰种植”模式:3月土壤解冻后立即播种,通过地膜覆盖保温促生长、抑杂草、提肥力,使大葱成熟期完美避开集中上市高峰。“亩产约1.5万斤,虽然今年行情略有波动,但咱们产量高、损耗低,利润还可以。”孙兴旺说。
产销高效对接,是大葱走出田间、走向全国的关键。孙兴旺依托多年销售经验,搭建起成熟的产销网络。采收进度、种植规模等信息通过线上实时共享,各地采购商可精准安排调度。从采收、运输到分销,均有专业“经纪人”协调对接,大大提升供应链效率。来自河南省漯河市的采购商来建民已是第二年到此收葱。此次他计划收购6车大葱:“这儿的葱品质好、耐运输,在外地市场特别受欢迎,我们收得很放心。”
如今,西天贡村的“错峰大葱”不仅丰富了民众餐桌,更蹚出了一条“以特取胜、以质促产”的产业振兴路径。这片700余亩的绿色产业,正成为鼓足农民“钱袋子”、润泽乡村振兴路的亮丽风景。
·马睿哲·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