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频道 > 文化

“非遗”进社区筑牢安全防护网

——上党区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

本报见习记者 孙娇艳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近日,上党区韩店街道府后街社区精心策划了一场“非遗匠心·安全相伴”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创新地将“手把手”非遗教学与“实打实”急救演练相结合,让居民在陶泥塑形的艺术氛围与应急科普的实用体验中,轻松掌握避险应急的硬核技能。

活动以一场兼具体验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应急救援知识讲堂拉开帷幕。针对老年群体高度关注的震时避险议题,授课老师采用“理论阐释+动作示范+场景模拟”的立体教学模式,如同抽丝剥茧般解析应急避险的知识肌理。“室内避震需遵循‘伏地、遮挡、手抓牢’三要诀,室外务必远离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墙等危险区域……”一句句深入浅出的安全提示,让生命防护的知识要点深植居民心中。

在心肺复苏教学区,专业救护员分组指导居民和外卖小哥开展实操训练。现场借助人体模型和AED训练机,从环境评估、正确呼救方式,到按压深度、人工呼吸频率等关键环节,系统拆解急救流程,助力参与者精准把握“黄金四分钟”救援时机。“现场实际操作比看宣传画册效果好多了,以后在生活中遇到有人倒地的突发情况,我也有信心能伸出援手。”府后街居民琚忠庭在亲身体验后感慨地说。

陶泥塑形区成为最富创意的“安全课堂”。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充分发挥创意,将陶泥塑造成应急包模型、海洋生态等主题作品。随着指尖的翻飞,防灾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非遗传承技艺老师崔翠平分享道:“我平时就对泥塑情有独钟,喜欢捏个小动物之类的。今天社区组织了这个活动,我就和姐妹们相聚,互相交流学习泥塑技艺,感觉非常有意义。”

传统的应急演练往往存在“听过就忘”的痛点,而府后街社区这场“非遗+安全”的创新实践成功打破了这一困境。它让知识传递不再局限于枯燥的说教模式,而是通过指尖的艺术创作与亲身的实践体验,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这次活动,我们始终聚焦‘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目标,用讲座结合实操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演练和宣传模式,致力于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切实提升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府后街社区党委副书记靳伟琴在总结活动时表示。

此次“非遗匠心·安全相伴”主题活动,是社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次成功创新探索。它不仅让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更通过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平安社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非遗”进社区筑牢安全防护网
  2. 刺绣黎侯虎跻身2025年度IP非遗文博赛道前十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聚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焕彩新生活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