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社会民生

闻“汛”而动筑防线 严阵以待守安澜

——沁源县多维发力筑牢秋汛“安全堤”

记者刘婷婷通讯员廉桂琴

秋雨频至,汛情紧急。面对近期持续的强降雨天气,沁源县迅速贯彻省市防汛工作会议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按下防汛“快进键”,全员下沉一线、转入“实战”状态,从责任压实到隐患排查,从监测预警到群众动员,织密织牢秋汛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链条“拧得紧”织密全域防控网

“防汛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连日来,沁源县将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水雨汛情趋势,制定针对性防汛措施,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构建“全县一盘棋”的防控格局。

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防汛一线,沿着河道、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督导,仔细察看水位变化、河堤加固情况和水库拦洪削峰功能,当场协调解决防汛物资调配、应急队伍部署等实际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推行岗位轮值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分管领导分片包干、蹲点驻守,实时掌握汛情动态,确保风险早研判、突发状况快响应。同时,明晰属地管理与行业监管责任边界,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联防联控网络,真正实现防汛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到位、责任到人”。

隐患排查“无死角”筑牢风险防火墙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沁源县聚焦防汛关键领域,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动态排查”原则,迅速集结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力量,对全县水库、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河道重点段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隐患“藏不住、漏不了”。

针对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该县将排查重点延伸至低洼地带、城市排水管网和农业生产设施。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穿梭于田间地头与养殖基地,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加固蔬菜大棚、养殖户检修圈舍,逐一排查灌溉设备、排水沟渠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汛期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经营的影响;针对火烧迹地所在乡镇,当地政府高度警惕降雨可能诱发的山洪、泥石流、沟道淤塞等复合型灾害,加密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强化村级应急动员能力,确保预警信息精准到户、防控责任明确到人、避险措施落实到岗。

同时,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实行闭环管理,真正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预警监测“更智慧”打响全民防御战

“预警早一秒,安全多一分。”为让预警信息精准触达每一位群众,沁源县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叫应”机制——县应急管理局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部门保持实时沟通,每日开展会商研判,一旦监测到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风险,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叫应”到位、“叫醒”群众。

同时,充分激活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地质灾害责任人、监测人、技术负责人“三员”职责,明确专人、定点、定时开展巡查监测,尤其在夜间和强降雨时段加密值守巡查频次,确保险情征兆早发现;严格执行有险情征兆必撤、危险区域必撤、弱势群体优先撤“三个紧急撤离”原则,坚决做到“有疑即撤、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为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能力,该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渠道,循环宣传暴雨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识别方法、避险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鼓励群众主动报告身边隐患。如今,在沁源县的乡村与社区,“人人懂防汛、人人能避险”的氛围日益浓厚,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防汛格局已然形成。

从责任落实到隐患清零,从智慧预警到全民动员,沁源县以系统思维统筹防汛工作,用扎实举措筑牢秋汛“安全堤”,用实际行动守护百姓安宁。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闻“汛”而动筑防线 严阵以待守安澜
48小时  热点新闻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山西长治上党区:清凉经济激活全域文旅新
  • 第一观察|总书记激励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 倒计时3天!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山西站将正
  • 第十五届全运会蹦床项目决赛 山西队斩
  • 注意!我省发布地质、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
  • 青春华章丨26年前的一场台风 坚定习近
  • 我省各地闻“汛”而动 筑牢安全防线
  • 山西启动汾河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战阴雨抢时间 我省各地全链护航抢收秋
  •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