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姗)近日,由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山西霍武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低碳流态填筑材料,在我市高新大道建设中首次成功应用,达到绿色环保、循环利用、保障质量、节省工期的效果,真正实现工业固废“变废为宝”。
新型低碳流态填筑材料是以工业固废粉煤灰和炉渣为主要原料,经过专用固化剂固化、加水搅拌而成的新型回填材料,具有低碳环保、施工方便、回填质量高、性价比高等优势。在项目研发和示范应用中,该材料粉煤灰、炉渣等固废掺量达90%以上,碳排放量可降低80%;无需人工、机械干预,直接浇筑成型,施工效率可提高50%;综合成本与传统回填三七灰土接近,易施工性、抗水性、抗沉降性达到低标号混凝土效果,与同效果混凝土材料相比,成本可降低20%以上。同时,流态回填材料具有自流平功能,强度可达2.0MPa,抗渗性好,有效解决了道路狭窄部位回填工程人工碾压效率低、压实效果差、遇水易软化等技术难题。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