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王晶晶
夫妻以理解为舟,在忙碌的职场中相互托举;以孝老为根,在烟火日常里传承家风;以慈善作桨,在社会公益中传递温暖……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她用细腻的爱和坚定的担当浇灌着这个幸福小家。她就是荣获“三晋最美家庭”成员、就职潞安集团古城煤业公司供电队的赵芳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赵芳芳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9口人,上有年近七旬的婆婆,下有在校读书的小外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芳芳常与家人围坐一起,共读党报党刊、观看新闻时事,让爱党爱国之情在日常交流中自然流淌。
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家中晚辈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行动力量,课堂上勤学善思,生活中尊敬师长,每次面对国旗敬礼时神情庄重,真心表达少年的爱国之情。赵芳芳更是带头参与潞安集团技能竞赛,以勤学善思的态度带动家人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生活是船,家庭是温馨的港湾。”赵芳芳虽然工作很忙,却从未缺席对家人的陪伴与关爱。
赵芳芳的婆婆勤俭持家、孝亲敬老,常年悉心照料88岁高龄父母,购买生活用品,给老人洗澡、剪指甲,用点滴行动为晚辈树立最好的榜样。耳濡目染间,赵芳芳夫妻对婆婆也是孝顺有加,常伴左右唠家常、解忧愁;对待家中晚辈视如己出,关怀无微不至。
夫妻二人更将孝善之心延伸到社会,他们定期探访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陪老人聊天解闷,让孝老爱亲的家风在烟火气中愈发醇厚。
赵芳芳与丈夫杨森奋战在煤矿基层一线,面对工作压力,两人默契达成“分工协议”:谁任务重,另一方就主动扛起家务,让对方心无旁骛投入工作。
入职10年,赵芳芳实现了从初入煤矿的“青涩少女”到“巾帼标兵”的华丽转变。身为古城煤矿鲍店变电站站长,赵芳芳将工匠精神深深根植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从精细维护每一台设备,到严谨执行每一道工序,再到细致完成每一次检修,她都脚踏实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将平凡之事做到极致。
丈夫杨森在余吾煤业生产科任职,面对繁忙且责任重大的业务从不懈怠,日常工作安排细致,紧急任务响应迅速,每逢抢修或值守,总能毫不犹豫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夫妻二人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再忙也会分享日常、排解压力,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远亲不如近邻,互帮互助才暖心。”赵芳芳夫妻都有副“热心肠”,爱把邻里事当成自家事。下楼时顺手带走邻居的生活垃圾;雨雪天主动帮邻里收好楼下的衣物;有住户燃气不通也会及时出手相助……这件件小事,让邻里关系愈发和睦。“我们年轻,多做点事是应该的”,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邻里守望的理解。
生活中,一家人坚持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他们不仅自己践行文明环保理念,还主动向邻里宣传,带动身边人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习惯,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新风。
幸福是什么?是夫妻间的相互扶持,是对长辈的悉心照料,是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更是传递善意的温暖力量。正是无数个如赵芳芳般最美家庭,以无私奉献的微光汇聚成星河,不仅让家庭充满幸福,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人,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的浓厚氛围。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