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经营幸福美满的家庭
——记长治市文明家庭郭雁妮家庭
本报记者丁德令
1月1日,走进沁源县王和镇王和村郭雁妮家中,屋内暖意浓浓,窗户上贴上了新窗花,墙上挂起了新挂历。“一大早,我就把屋子收拾干净,新年要有新气象,孩子们也打来电话报平安,我希望他们出门在外,照顾好身体,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郭雁妮笑着说。
今年48岁的郭雁妮是王和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多年来,郭雁妮勤俭持家、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用爱经营幸福美满的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到她时,总是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默默奉献的大好人。
在日常生活中,郭雁妮是孝老爱亲的好榜样。她的家中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立下家规家训,但她一直用实际行动去默默感染身边的人,特别是在照顾老人、抚养子女方面,她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姐妹中起带头作用。她教育子女勤奋上进,大儿子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小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可是在郭雁妮的家中,两人亲如母女。有一次,郭雁妮的婆婆突发疾病住院,她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为老人端水喂饭、洗脸擦身、按摩保健。婆婆生病胃口不好,郭雁妮为了让她补充营养,就变着花样做饭。老人出院那天,同房的病友羡慕不已地说:“您这儿媳比亲闺女还亲。”
在工作中,郭雁妮也是满怀热情。自从当上村委委员,她尽职尽责、勤勤恳恳,真心实意为村民们解难题。“咱就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首先要给大家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其次要组织好文化团体演出,丰富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郭雁妮说。
郭雁妮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十分注重学习。她不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学历提升,还时常调动村民们的学习积极性。郭雁妮认为,只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给大家讲解透彻党的好政策,让乡亲们真正从中得到实惠,激发大家共同参与乡村建设、文明提升的内生动力。
远亲不如近邻。只要邻居需要帮忙,郭雁妮总会伸出援手。当邻居之间发生矛盾时,她也会耐心调解。“平时出门办事,我总要问问行动不便的邻居,有没有需要代办的事情。看见谁家有困难,咱就伸手帮一把,没想那么多,总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郭雁妮朴实的话语流露出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好家风培育好家庭,好家庭涵养社会好风气。多年来,郭雁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文明家庭的真正内涵。“虽然我的家庭很普通,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带动更多人参与文明家庭建设,大家共同传递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郭雁妮坚定地说。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