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新闻

厚植爱国情 砥砺强国志

——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2.jpg

潞州区新华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3.jpg

潞州中学通过诗剧融合的创意编排将思政课搬上舞台。

文/本报记者王晶晶 图/本报记者梁栋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等。

探寻红色教育基地、共唱爱国歌曲、朗诵英雄诗篇、聆听历史故事……我市各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让爱国从课本上的文字变为可触摸、可参与、可感悟的生动体验,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创新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平顺县阳光小学的操场上,少先队员在国旗下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在校园上空回荡。

校园里,爱国主义教育正以孩子们喜爱的方式生动展开。同学们表演的朗诵《读中国》《勿忘国耻强国有我》令人心潮澎湃,情景剧《穿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记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五年级学生赵子菡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

这是一次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祖国”这个词从课本中走出来,鲜活地刻在孩子们心里,让孩子们明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潞州区暴马学校“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创意与实践交织,队员们以红色皱纹纸为笔、以赤诚之心为墨将数百朵玫瑰拼嵌成巨幅中国地图,以折扇为骨的腾飞中国龙、巧手搭建的立体天安门模型,将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巧妙融合,勾勒出对祖国山河的纯真礼赞。

一直以来,我市以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为载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筑牢阵地教育融入日常

“同学们,80多年前,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不畏强敌、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的英雄赞歌。”日前,市实验中学树人堂报告厅内,市政协委员崔韶光以“信仰的力量——我讲太行抗战”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浸润心灵的思政课。

思政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市教育局抓实教育教学主阵地,落实学校主体责任,要求各校上好思政课。

今年,市直各学校高一新生的第一堂“红色思政课”走进潞州剧院——同学们现场观看了《在太行山上》音乐故事会。这场演出以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承载深刻厚重的精神内涵,生动重现革命峥嵘岁月,为高一新生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有温度的红色思政教育课。

市实验小学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思政课堂,开设红色特色课程,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一堂思政课,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要结合社会实践做。

今年2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通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融入红色基因的情景剧、舞台剧等思政“大课”,让原本抽象的理论讲解变成可听、可看、可感的生动体验。学生们说:“现在上思政课,像看电影、听故事,记得牢、印象深。”

我市不仅筑牢思政课主阵地,还明确其他课程都应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全市各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课程内容构建特色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目标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涵养家国情怀,激发爱国强国之志。

砥砺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武乡县东村小学学生孟尚元站在爷爷当年放哨的山头,在日记里深情地写道:“站在这里,我仿佛听见了战马的嘶鸣穿透岁月,直达我的心底。”这些带着情感的足迹,让课本里的文字化作鲜活的生命记忆。武乡县东村小学致力于让抗战精神化作学生看得见的故事、摸得着的实践、融得进的日常,将红色遗址作为“活教材”,每学期组织学生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触摸历史、感悟精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他们的血脉。

学党史、强信念,弘扬太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襄垣县太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打破传统红色教育模式,巧妙将电影《南京照相馆》中那些定格苦难与抗争的老照片、《浪浪山的小妖怪》里小人物追寻价值的温暖故事融入其中,让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让爱国情怀浸润青少年心灵,激励他们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缅怀英雄、升国旗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如今这些富有创意的教育实践,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实际行动。

从课堂到校园,从家庭到社会,从线下到线上,我市中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正以多元化、常态化的方式蓬勃开展。红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爱国的旋律在校园内外久久回荡,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勇担使命、逐梦前行。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我市精准发力护航“三秋”生产
  2. 厚植爱国情 砥砺强国志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