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慧荣报道:近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经过县区初审认定与市级抽查复核,2025年我市共完成276家普惠托育机构的认定工作,可提供普惠托位14240个,让更多婴幼儿家庭能够就近、便利地享受到优质、实惠的托育服务。
为夯实托育服务基础,我市系统构建了“1+12+N”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该体系以1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引领,以实现“县县全覆盖”的12个县区公办综合托育中心为骨干支撑,同时广泛布局了200余个普惠性社区(家庭)托育点、幼儿园托班,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和用人单位开办托育机构,形成多元互补的服务网络。目前,我市千人口托位数已达到4.8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多措并举,强化队伍建设,鼓励驻市高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目前已有院校成功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有效填补人才缺口。同时,依托山西省首家省级托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院校联合培养专业在校生。此外,还组建市级保育专家指导团队,免费培训1700名托育专业人员,并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保育师等级资格证书,推动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0%以上。
针对“入托贵”问题,我市加强政策保障,每年投入生育补贴和托育机构运营补助,通过印发普惠托育机构认定管理方案,明确在原有普惠价格基础上,每人每月费用进一步下调300元。同时率先构建集数字技术、照护服务与行业监管于一体的智慧托育服务管理平台,为机构配备高清监控、一键报警等智能化安防设施。同时,大力推进“医育结合”,实现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100%签约,免费为在托婴幼儿提供健康体检、早期发展指导等专业服务。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长治模式”,努力实现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目标,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