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今日关注

文明实践聚合力 新风良俗润万家

——上党区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秋染太行,上党区广袤乡村间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

中秋节前夕,东和乡南和村文明集市热闹开集,除了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移风易俗宣传区创新开展趣味套圈活动,村民在投掷套圈的互动中轻松理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内涵,非遗展示与中秋对诗环节更让文明理念在文化浸润中传递。村民张永军说:“家门口举办的文明集市有趣、有用,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多举办。”

文明新风,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才能入脑入心。上党区跳出“贴标语、发传单”的传统宣传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移风易俗融入节日庆典、文化活动、日常服务,让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近年来,上党区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通过阵地赋能、活动创新、志愿聚力,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移风易俗,制度是保障,要扭转长期形成的陈规陋习,必须依靠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让文明新风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此,上党区构建起“区统筹、乡推进、村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指导全区181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禁燃禁放、杜绝攀比”等内容明确写入,让村民行为有了“标尺”。

在此基础上,各乡村结合实际创新治理模式,让制度落地更具生命力。苏店镇西申家庄村将移风易俗与党员管理深度绑定,推行“党员积分制”,把“带头简办家事、劝导邻里陋习”纳入党员家庭美德考核,并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实施动态化管理随时增星减星,形成创星争星、以星为荣的局面;建立奖惩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有序开展。振兴村以“文化铸魂+制度约束”双轮驱动,将移风易俗融入乡村治理细节,制定出婚丧嫁娶“八不能”、日常生活“八不准”、移风易俗“七字歌”等朗朗上口的行为规范,让村民易记易懂、自觉遵守。村里还推行“六制一体”治理机制与“五级联包”制度,每条街道设立公示牌,党员包街联户全覆盖,将移风易俗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管理,确保小事不出村、违规早劝阻。

志愿服务,是移风易俗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连接群众的“暖心桥”。上党区组建起6万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涵盖政策宣讲、文化传播、邻里互助等12类,让志愿者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北呈乡北呈村的“暖心大婶”志愿服务队,就是一支针对全村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爱心结对帮扶的队伍,参与者均为村内的妇女党员干部、“好媳妇”“好婆婆”。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次,发放爱心资金及物品价值10万余元,帮扶贫困、残疾、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230人,直接受益人群30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26000余小时。

如今,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少了,简约文明多了;邻里攀比争执少了,互助和睦多了;陈规陋习痕迹少了,文化气息多了。从制度约束到文化浸润,从党员带头到全民参与,上党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支点,撬动移风易俗深度推进。

·宋梓玮·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相约壮美太行 共赏久安长治
  2. 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举行
  3. 文明实践聚合力 新风良俗润万家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