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虎
乙巳之秋,山西省散文学会诸同仁,应邀到潞城区西流南村采风,该村附近浊漳河畔有辛安泉,乃长治数百万生民之水源地也。东道主该村刘庆祥先生,考虑周全,安排细密,带领一众作家,到辛安泉域小游。
进入泉域,高树参天,浓荫蔽日,空气清新,百草繁茂,让人有进入“氧吧”之感。辛安泉并非孤泉一眼,实为众泉一群:涌泉亭傲立其中,亭下之水清澈见底,奔涌不息;亭之四围,众泉争流,各具姿态:有静静无声者,有汩汩而出者,有淙淙前行者,有滔滔奔流者……然最为奇特者,乃父老口中称之“喊泉”者也。
“喊泉”乃位于众泉之末,浊漳河边之一小潭也,周约丈许,深不盈尺,水位略高于河面。潭里细水绵绵自沙中渗出,不显动静,从临河一侧,悄悄注入浊漳河。
刘庆祥先生对众宾曰,此潭之奇,不在其幽,不在其静,而在其能与人互动,能应人声而舞:游者若临潭长啸,潭水便若添新源,潺潺之势稍大,注河之流有增。
吾等闻言,跃跃欲试。初试轻咳,潭水微漾;及至众人同声大吼,竟见潭中若素莲绽放,若银龙探首,俄而化作环环涟漪,与漳水相激,泠然有金石声。山鸣谷应间,恍觉天地呼吸与人心肺腑共振。余辈喊罢,顿觉胸中块垒尽消,脑内浊气全散,浑身清爽通透,灵感乍然而来矣。
嗟夫!天地藏玄机于微末,寓至理于寻常。水本至柔,应声而勃发;人虽至渺,合志可通灵。世人每叹盈虚有数,自然无情,往往心灰而意冷。然观此泉之能与人应和,随声起舞,又觉水木之有灵,决知自然非无情物也,吾侪岂能颓废而消沉乎。泉边深思:此泉之灵,莫非乃造化留窍,待诚心者前来扣之耶?
是时天高云淡,日朗气清,喊泉淙淙而流,若与众客私语。忽悟天地本自有声,不过假人喉舌发之耳。
并州汾东人张玉虎谨记。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