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年终特稿丨脱贫攻坚:风劲扬帆奔小康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1-07

时值寒冬,奔走于长治的崇山峻岭,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宜居画卷: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致富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脱贫了,幸福指数更高了,广大贫困户纷纷摘下贫困帽,踏上了致富路。

全面脱贫,承诺如山。攻坚战贫,愚公移山。

近年来,我市坚持“一切工作服务于脱贫攻坚、一切力量服从于脱贫攻坚、一切资源统筹于脱贫攻坚”,全市上下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全市32.2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933个贫困村有序退出,5个贫困县如期摘帽,脱贫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3488元增加至2020年的10087元,年均增幅30.2%。

长治,将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jpg

党建引领,凝聚脱贫合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始终是我市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和根本保证。

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带动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勇气向贫困发起总攻。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市领导带头深入贫困乡村调研走访,模范落实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组建8个专项扶贫领导组,市级分管领导管行业必须管扶贫。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做到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

——强化政策保障。明确“健康为本、教育为基、就业为重、产业为要”工作思路和“龙头带村、能人带户、两头激励、共同致富”基本路径,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六条措施》《关于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起衔接配套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用非常之力,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强化帮扶力量。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帮、机关单位包村帮、党员干部到户帮、工作队员驻村帮、第一书记任职帮的“五帮联动”工作机制。全市选派2386支驻村工作队,6668名扶贫工作队员,1321名驻村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夙夜在公,93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一村一队,一队三人”。建立“一会三查三联动”工作机制,会议通报强调度,严督实查促成效,三级联动聚合力,进一步压紧压实驻村干部责任链条。坚持严管厚爱,落实属地在编管理,规范“网签”考勤,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强化培训指导,累计提拔重用各级扶贫干部1444名。

2.jpg

精准施策,汇聚脱贫动力

脱贫攻坚难在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坚持“靶向治疗”,拔除“穷根”,始终是我市有效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之策。

我市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可持续”等关键性问题,找准脱贫路子,下足“绣花”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资金投入稳增长。发挥财政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建立财政资金投入“双增长”机制,中央、省、市三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8.46亿元。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机制,累计为4.8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3.42亿元。

——产业支撑稳增收。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第一抓手,形成了特色农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格局。特色农业,大力实施“一县一业一品牌”“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提升行动,推动贫困村“五有”实现全覆盖。光伏扶贫,建设光伏扶贫电站5335个,年获收益1.8亿元,辐射带动3.8万户贫困户增收,建立光伏扶贫电费补贴“月结月付”机制,最大限度惠及贫困群众。乡村旅游,全市建设乡村旅游村100个,辐射带动2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电商扶贫,武乡县、平顺县、壶关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1129个,打造微商村102个,培训电商贫困户3298户。

——就业赋能促脱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全力打造“太行家政”劳务品牌,积极开展“太行好手艺”评选活动,连续举办三届长治技能大赛,不断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以一技之长铺就脱贫之路。坚决克服疫情影响,战“疫”战贫两手抓,抓拓岗、帮务工,抓复产、帮带动,抓滞销、帮促销,2020年全市9.6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返岗,超出上年度8.6个百分点。

——挪出“穷窝”拓富路。把易地搬迁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治理、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推进整村搬迁,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全市建成199个集中安置点,10941户贫困家庭下山,开启幸福新生活。

——生态补偿利长远。厚植生态底色,做足脱贫成色。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投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综合增收五大项目,累计实施退耕还林7.1万亩,组建造林合作社194家,生态护林员安置4773人,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实现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有机统一。

——稳定实现三保障。坚持现行标准,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稳定实现三保障。义务教育: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对各阶段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基本医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全覆盖。危房改造:全市累计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6945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兜底保障全覆盖。创新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和低保户脱贫后半年过度渐退机制,完成低保对象与贫困对象双向纳入,全市低保贫困户32359户78390人,占到总贫困人口30.3%。全面提高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贫困人口应扶尽扶。

——消费扶贫助增收。深入开展“五进十销”“以购代捐”消费扶贫行动,推进社会扶贫“一网三超”“三专一平台”建设,全市建成943个爱心扶贫超市。大力推广直播推销、公益宣传帮销,让土货飞出山窝窝,农产品成为抢手货。

3.jpg

巩固成果,激发脱贫活力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衔接,是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效果更好的有力之举。

我市以稳定脱贫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要求,以产业就业为主攻方向,以后续扶持为关键抓手,以激发内力为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高质量交好脱贫攻坚“总账”。

——基础设施大提升。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6.96亿元实施水利提升工程,解决15.0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完成农村道路建设4312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开通客车,贫困村通动力电、宽带网络和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全覆盖。

——人居环境大改善。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重点推进“五治”“五改”,实现“五净”“五更”,达到产业好、生态好、文化好、管理好、生活好的“五好”目标,让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洁亮丽、户容户貌干净有序、民容民貌焕然一新。

——移风易俗乡风新。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有效破解因婚致贫、因丧致贫、支出型贫困问题。大力实施“精神扶贫”,叫响“孝善文化+脱贫攻坚”品牌,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巩固成果防返贫。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动态帮扶实行“三级预警”,对边缘易致贫户实行“五策同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均建立“一户一档”,筑牢防止返贫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谋新篇。作为全省唯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我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监督考核五大机制,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就业等十大衔接,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探出新路径、攒出新经验、作出新示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全市人民将继续发扬并肩作战、百折不挠的太行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决战完胜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奋力书写太行山上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来源:)

[编辑:]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专题
  • 第十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晋彩向未来
  • 村里喜讯捎北京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乡村行·看振兴
  • 全国国防教育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