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又到大喇叭学党史时间了,今天广播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伴随着沁源县中峪乡中峪村党支部委员任来升的领学,每天一期的“学党史”准时响起,洪亮又接地气的声音回响在村子里每个角落。
乡间传党音,声声入人心。连日来,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中峪乡各个村庄上演。乡村大喇叭用地道的方言播送,让党史知识飞入百姓家。
大喇叭曾是农村一道独特风景线,是几代人的回忆,如今沉寂已久的大喇叭在中峪乡再次响起。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峪乡不断创新方式,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覆盖面广、操作性强、使用灵活、直通基层、直面群众的优势,延伸学习触角,高密度推送、全覆盖播报,讲党史、宣典型,把“四史”学习内容和党史学习教育最新资讯传递到千家万户,努力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一到时间,广播就响起来了,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天天能听到党的历史,心里开心得很。”上庄村的老党员李社民说。
一个大喇叭就是一个党史学习宣讲员,一个大喇叭就是一个党史学习主阵地。眼下,中峪乡的9个行政村,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广大群众,每天跟着喇叭学党史,已然成为大伙儿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
“为了让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更‘入心’,让宣讲有深度、接地气,将理论讲明白、说透彻,我们还邀请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退役军人,用‘土味儿’十足的话语宣讲党史。”乡宣传委员王艳霞说,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讲党史,更接地气,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受教育,让党的声音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中峪乡还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服务项目和方式,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群众诉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步,中峪乡将继续优化大喇叭广播模式,丰富“空中课堂”的内容题材,让党史知识有滋味、对口味、能回味。同时,继续聚焦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进一步激励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张军兵)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