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运城市大力扶持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智能制造助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大运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精准作业。 闫鑫摄
瑞光热电无人值守智能燃管系统机器人正进行燃煤采制化。本报通讯员摄
山西国新中昊盛天然气有限公司阳城町店配气站员工正在巡检。该配气站在确保安全供气的同时,加紧开辟新气源。尹春雷摄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新一代升级后的智能化工作面,生产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本报通讯员摄
临汾市尧都区东城电动汽车充电站,工作人员向新能源汽车车主讲解自助充电流程并帮助充电。 卢保红摄
氢都驰拓新能源公司强力构建人才发展战略,打造一流的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孵化目标。本报记者刘通摄
中电投垣曲新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5kV白家岭光伏电站,是利用垣曲县工业园东鹏陶瓷企业车间屋顶而建的,设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314.68万千瓦时,降低企业能耗,促进节能减排。 薛俊摄
十余载转型发展看山西,新时代能源革命看山西。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牵引举措,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力度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能源领域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山西书写着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