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深化医改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一些高难度手术在基层医卫机构成功实施。图为2021年11月26日,临汾市中心医院专家刘辉团队成功为一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汾市中心医院供图

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助推医卫机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图为盂县医疗集团开展便民服务,热情为群众就医导诊。本报通讯员摄

先进的远程会诊服务功能使更多患者在当地获得高水平诊疗服务。图为高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请省城大医院专家通过5G技术进行床旁会诊。本报通讯员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摘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综述》

砥砺奋进健康路,改革发展惠民生。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医改民生工程,特别是“十三五”开局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山西实际,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创造性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打造了县域综合医改“山西模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健康水平,昂首走在了全国医改的“第一方阵”。

优化整合县域医疗资源

激发基层内生发展活力

我省县域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保障基层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一直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城乡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水平较低,高水平医务人员短缺,县域内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我省推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必须破解的现实问题。

要实现县乡医疗资源的互利互通,必须打通体制这道“关卡”。凝聚共识,精准发力,我省着力在体制上“破旧立新”,实现县域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以县综合医院为龙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辖区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县疾控中心、中医院、妇幼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保持法人资格不变的前提下,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形成了县乡一体、以乡带村、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与此同时,我省坚持机制创新,改革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医疗机构内生发展活力。着力在机制上“精准绣花”,推动医疗集团健康发展,通过创新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人事管理、薪酬分配,取消了医疗集团行政级别和领导职数,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内生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推动着县域医疗集团健康发展。2017年底,我省实现所有县(市、区)医疗集团挂牌运行,2017年至2019年,进入分类指导、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深化阶段。2019年以来,我省县域综合医改进入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新阶段。

以县医院为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业务统一管理后,实现了同病同治。通过推行多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明确治疗流程,上下统一标准,规范了医疗服务。在许多地方,当地患者以卫生院收费标准,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谁还愿意跑那么远?”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已经形成了先行先试、奋力领跑、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态势。打造的县域综合医改“山西模式”,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医改举措之一。2018年9月,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在我省运城市召开,以山西为代表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得到推广。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山西和浙江两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

坚持“强基层”目标不动摇

着力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

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的卫生健康服务。为此,我省始终坚持“强基层”目标不动摇,着力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投入70.13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100余所,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近2万所,采购设备27.4万台件。建设了1127个基层中医馆,新建72个中医特色专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消灭了“空白点”。与此同时,乡村两级卫生人才建设不断加强,做到了“队伍稳”。在人才引进上,规定城市医院医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农村服务,全面启动医师多点执业。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和“村来村去”医学生免费培养。在人才培养上,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培养、紧缺专业人才岗位培训和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培训全科医生8400余名,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2.9万余人次。在人才发展上,改革基层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办法,建立乡村医生职业上升通道,2021年起,在全省4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面实行“乡招村用”,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经考试合格后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仍在所在村服务。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改善,医卫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79元,服务项目由12类拓展到30类以上,推行“1名县级医生+1名乡级医生+1名村医”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七名。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全面提升县乡医疗服务能力

县域强必须龙头强。近年来,我省加强顶层设计,让县级医疗集团上接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提升能力。截至目前,全省组建三级公立医院牵头的医联体60多个、省级专科联盟40个、城市医联体19个,46所三级医院帮扶166所县级医院、400余个专科建设,县级医疗集团全部开通远程诊疗。现在,县乡的许多患者看病不用东奔西跑,在乡镇卫生院做完检查后,由基层医生发起申请,就能与上级医院进行连线,共享名医。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不出门、少花钱即可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建设纵向医联体,由三甲综合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疗集团,建设托管式医联体,由省级医院整体托管技术水平较为薄弱的县级医疗集团,建立特色医联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破解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难题,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力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实现大医院看大病、解难症,让更多的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留在基层。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在我省落地开花。山西白求恩医院与永和县人民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分别与清徐县、河津市、盂县、应县人民医院,山医大一院与盐湖区人民医院、万柏林区中心医院构建了“三统一、四不变、五享有”托管机制,即实行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药品耗材价格三个统一,所有权、公益性、职能职责、政府支持四个不变,自主管理权、资产使用权、收益分配权、人事自主权、行政管理权五个享有,逐步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管理、医疗、学科、人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大医院的优质服务。

凝神聚力抓落实,斗志昂扬启新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省建设,持续开展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年”活动……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做好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大文章,在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秦洋

基层故事

家门口有了“医共体”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27日,走进介休市宋古乡村民李建明家时,他正在拾掇自家的小院,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一份深深的感激留在了他的心里。

去年,李建明因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北京一家医院进行了4个月的治疗,高达30万余元的花费给他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后续的康复治疗只能转入宋古乡卫生院进行。没想到,在乡卫生院接受一系列康复治疗后,李建明病情明显好转,现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和大医院没啥差别,可花费一个月才1000元左右,还不用跑远路,真是既方便又放心。”李建明挺直了腰板笑着说。2017年,介休市通过整合县域资源成立了介休市医疗集团。该集团将激发乡镇医疗活力、打造特色卫生院作为推动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各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特长和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等实际情况,按需助建,精心打造宋古乡卫生院康复科、义棠镇卫生院骨科、张兰镇卫生院中西医结合科等特色基层医疗机构。

走进宋古乡卫生院,2000平方米的康复训练大厅干净整洁,几十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着康复训练。正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芦江告诉记者,他原是介休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2019年7月,介休市医疗集团将介休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整建制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他和40余名医护人员全部来到宋古乡卫生院工作。“现在,卫生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

介休市医疗集团在打造特色基层医疗机构的同时,还援助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1000余万元,并选派了100余名优秀医师到乡镇(社区)卫生院挂职、帮扶,基层卫生院业务量同比增长30%以上,通过家门口的“医共体”实现了“市医乡用、乡医村用”,让更多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本报记者张谦

小病村里面就能治

“血压有点高,平时饮食要清淡一些。有什么不舒服,及时给我打电话。”3月27日,宁武县宁化村卫生室内,村医张保华为村民项大爷测量血压时叮嘱着。项大爷边听边乐呵呵应承了下来。小病不出村,就医有保障。“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可真不敢想。”项大爷说。

以前的宁化村卫生室一直“借住”在村里的一处小院里,一台X光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用到了本世纪初。2017年,宁武县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全县的441个村卫生室优化整合为182个中心村卫生室,打造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现在的宁化村卫生室是县里投入50余万元建设的。青砖灰瓦、木质房檐、四方小院,古色古香,让人眼前一亮。诊断室、健康教育室、公共卫生室、药房、资料室一应俱全,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一体机等办公设施,以及血压计、听诊器、消毒灯、血糖仪等31种医疗设备。此外,还接入了互联网,开通了医保卡支付,方便村民就近刷卡购药或就诊。

近年来,宁武县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个,投资700余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240余件,夯实乡镇卫生院联上带下的“枢纽”作用;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20煤矿医疗急救中心为基础组建120急救中心,设立了4个急救站,建立了覆盖城乡、统一指挥、救援便捷的急救网络体系。持续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截至目前,招聘录用村医243人。同时,县医疗集团还建立完善了医护人员奖励制度。

如今,“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和康复在基层”这一改革目标逐步实现,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新格局初步形成。

郑娜 王志斌

“一体化服务”在身边

“以前是一人生病,全家拖累。现在有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方便高效。”3月25日,孝义市人民医院梧桐分院,南梧桐村村民龚俊珍搀着老伴,喜悦溢于言表。她说,医院与自家相隔300米,做完手术后在这里康复近3个月,每月费用还不到1000元,医保还能报销一部分。

梧桐分院原是孝义市梧桐镇卫生院。2017年,孝义市作为省首批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市人民医院正式接管了这里,通过资源下沉、提升能力,探索出一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养老和中医特色的一体化服务新路,深受当地群众认可。

“改革成效显著,缓解市级就医压力,提高乡镇就医能力。”孝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梧桐分院院长梁向光介绍,“我院投资上千万进行改造提升,在2200平米业务用房基础上新增3000平米,整体规划,功能齐全。”“分院医护人员由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医3部分构成。通过传帮带,促进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康复科主任郭彩华介绍。

孝义市人民医院长期派出副高以上职称的各科室骨干30余人,通过专家坐诊、教学查房、带教示范、开展义诊、远程学习等业务,新开展B超、检验、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互联网门诊等医技项目20余项,老年病康复服务、骨伤、口腔、急救等临床技术50余项。梧桐分院还发挥村医力量,对辖区所有人的健康信息入档,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通过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孝义市基层卫生院呈现出“一院一品一特色”格局,梧桐卫生院将中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建成全省医、养、康结合的示范点;高阳卫生院开设精神卫生科病区,打造孝义市首家精神专科医院和全市精神卫生中心;胜溪湖卫生院打造肛肠专科医院;兑镇卫生院打造尘肺病治疗中心,真正将优质医疗资源落地基层群众身边。

本报记者燕中兴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专题
  • 第十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晋彩向未来
  • 村里喜讯捎北京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乡村行·看振兴
  • 全国国防教育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