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树文明新风 建和美乡村

——平顺县龙溪镇龙镇村建设文明村镇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郜盼

晨曦掠过乡间路,金色的阳光洒在平顺县龙溪镇龙镇村。

推开村民李大姐家的雕花木门,蔷薇花墙与挂满果实的苹果树相映成趣,这是龙镇村“美丽庭院”的日常景致,也是这座文明村处处可见的文明景。

龙溪镇龙镇村位于平顺县东南部。近年来,龙镇村结合村中实际,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共建共享、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成功跻身“全国文明村镇”行列,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三做”引领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龙镇村以“产业旺”促“乡村兴”,在助力乡村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三做”发展方式和路径,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做强一产。龙镇村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通过建设香菇大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带动村民顺利实现就业,助力百姓增收。通过将农业产业做强,村民们依托特色农产品实现了致富梦。

做优二产。村庄依托香菇种植优势,建设香菇研学基地与香菇深加工厂房,研发出香菇醋、香菇酱等特色产品,成功注册农产品品牌,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做活三产。以香菇产业为基础,龙镇村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投资建设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村里的第三产业也随之活跃起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绿色农业、特色农产、农文旅融合已成为龙镇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

“两变”助力生态改善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围绕如何变“废”为宝,化“劣”为优,龙镇村持续“唤醒”农村闲置资源,将其作为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村内生态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突破口。

荒山变“金”山。村民们积极参与荒山绿化工程,栽种连翘、山桃、沙棘等经济林木。原本荒芜的山地如今变成经济效益可观的“绿色银行”,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村民增加了收益。

荒沟变“绿”园。龙镇村通过填沟造地,治理荒沟,发展大棚产业。过去荒废的沟壑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生产基地,推动了生态修复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打造了集绿色农业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文旅产业新模式。

在龙镇村,原本杂草丛生、闲弃荒芜的土地,逐渐变成充满生机的良田沃土。

“三全”聚焦文明建设

全域整治。龙镇村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全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村内作风建设规范化、工作目标具体化、工资待遇绩效化,推动了乡村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村两委带班子、党员带群众、能人带产业、产业带就业的“四带”工作法,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参与度,促进了村庄的和谐发展。

全员提能。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重家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通过绘制文化墙、打造景观小品、设置善行义举榜和当代乡贤榜等行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健全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妯娌、好儿媳、好婆婆、“五好”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到文明创建行动中来。

全时发力。为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增强群众自治意识、集体意识,龙镇村在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端午节、重阳节可以享受到特殊福利,平时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室,还可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全年常态化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进门入户、见人走心的服务。

人居如画引客来,乡风文明谱新篇。

如今的龙镇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环境美了,人心齐了,日子更红火了。未来,全村上下还将继续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契机,让更多村庄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走进太行溶洞18℃的夏天
  2. 屯留老爷山景区创新“志愿+智慧”服务模式
  3. 潞城文旅携“特色家底”走进北京朝阳
  4. 太行深处种出“致富参”
  5. 全省首家开发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在长治经开区揭牌
  6. 沁源县优化流程提升救助效能
  7. 潞城区深化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家”有“为”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屋檐上的文脉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