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山西新闻

山西“布老虎”手艺人:巧手匠心 一针一线传“女红”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4-04-19

正在缝制布老虎的李佩奇。杨钦摄

中新网大同4月18日电 题:山西“布老虎”手艺人:巧手匠心 一针一线传“女红”

作者 杨静 杨钦

“耳朵做成桃子形状,寓意长寿;鼻子上缝了一条金鱼,象征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眉毛是狮子的眉毛,更添一丝王者风范……”废弃布料在手艺人李佩奇一针一线缝制下,成了一只只具有生活气息的布老虎作品。

43岁的李佩奇原名李彦宁,来自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自幼受奶奶熏陶,结缘布老虎制作。“奶奶是一名老绣娘,各式老虎、虎鞋、虎帽都绣得栩栩如生,我从小被奶奶的绣品包围着长大。”李佩奇告诉记者,在当地,布老虎多用于孩子过满月,喜庆吉祥,如今大家更喜欢将其当作工艺品摆件放在家中。

大学毕业后,李佩奇进入当地制药厂工作,成了人人羡慕的职工,但他一心想着学奶奶的布老虎技艺。2003年,他从制药厂辞职,开始专心研究起布老虎作品。

黄河两岸、大江南北,李佩奇深入各地了解布老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收集、整理、研究各种制作材料,不断融合各地所长,创新布老虎作品。

李佩奇介绍,缝制布老虎看似简单,实际上很繁琐。“先打版,确定耳朵、嘴巴、尾巴的比例。然后裁剪布料,眼睛、耳朵、嘴巴等部位的位置和颜色也先确定好,对应的颜色要用互相呼应的绣线,绣时更要规整。嘴巴下面留口,塞入棉花、香料、中草药、艾草等填充物之后才能缝合,缝合时两边不能有一点偏差,缝合后才能钉胡子、鼻子等部位。”

从外观设计,布料选材,到加工缝制和填充,近20年来,李佩奇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步工艺都坚持手工完成。李佩奇说,一个小小的布老虎,熟练的绣娘也要两三天才能完成。

李佩奇的“石奶奶手工作坊”内,布艺刺绣产品琳琅满目。杨钦摄

近年来,在浑源县妇联部门的推动下,李佩奇成立“石奶奶手工作坊”。“奶奶姓石,小时候街坊邻居把奶奶绣的布老虎叫做石奶奶的虎,我就沿用了这一名字,希望传承守护奶奶的技艺。”李佩奇说。作坊内,各式布老虎、婴幼儿鞋帽、装饰用品等充满乡土气息的上百款布艺刺绣产品琳琅满目。

据了解,李佩奇的“石奶奶手工作坊”现有30余人,平常也会传授周边村妇女刺绣技艺,作坊目前已实现了订单生产,由妇女们参与制作的文创产品被售卖到国内很多省市。2022年9月,浑源布老虎传统技艺还成功申报为浑源县级非遗项目。

李佩奇缝制的布老虎作品。杨钦摄

“一针一线传承中国女红,纵横经纬弘扬民俗古风”,这副贴在作坊里的对联,表达了李佩奇的心声和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浑源优秀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带动更多乡村妇女参与到手工创业中来,帮助她们从中受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山西:凝聚社会组织“她力量”,做好服务基层“家”文章
  2. 氛围感拉满!初夏来山西一定要做这6件浪漫小事
  3. 山西解锁交通生态新范式
  4. 山西万荣:黄河湿地现“冲积沙洲”奇观
  5. 山西这些小众绝美村落推荐给你~网友:一定要亲自打卡!
  6. 晋阳书院:湖畔“文化会客厅”
  7. 深圳网友三年四刷山西 网友:名胜古迹太震撼 非常值得来
  8.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
  9. 山西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新型储能“蓄”势而发
  10. 我省民营企业家畅谈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聚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焕彩新生活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