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一技在手 一生以求

——平顺县铁匠程喜生的故事

p21_b.jpg

铁的每步变化都要和火做一番激烈交战。

 铁业铺的“冷热”顺应着农事变化。

春天,打锄、镢的人多;

夏天,打几把菜刀,日子就过去了;

秋天,做镰、斧、钩、耙的要求多了;

冬天,钎、铲的生意好些。

四季轮回,平平淡淡的日子确也过得踏踏实实。

怀匠心

铁花相伴筑梦行

关山铁业铺开在平顺县虹梯关乡虹梯关村,木顶坯墙,里一间,外三间。里间原是卧房,住着程喜生和他的妻子及一对儿女。前些年儿女先后成家,程喜生在虹梯关村又买了一院房,原来的卧房也就成了他临时休息的地方。外屋正中,摆放着空气锤、沾水缸,右侧是一炉砖砌的炭火和一排式样不同的铁砧子,左侧抛光打磨专用的凳子紧挨着充气泵,稍微靠里有一个盛满石灰的凹槽,插着打好的刀斧锄镢,此外,墙上还安置着一些小工具和材料。

程喜生原先的人生规划里,并没有“铁”的字样。

21岁之前,他学过理发,拉过二胡、板胡,当过小工,但这些都算副业,思想被牢牢绑在土地上的程喜生,“满脑子是怎么让庄稼结出更多的粮食,过上好的生活”。“副业+主业”持续失败的“战况”,让他有了另寻一门活计的想法。

村上有句老话“铁匠翻翻手,养活十来口”。21岁时,程喜生跟在同村开打铁铺的舅舅学了打铁,5年的学徒期,第一年抡锤,第二年抡锤,第三年看火色,最后两年学冷锻、粘钢、打磨等技艺。

刚学会镶钢时,程喜生遇到了刃口钢边缘不齐的难题,他从边缘一点一点修正,舅舅看到了,戳了一下他的腰窝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程喜生才领会到舅舅的意思是从中间敲打修正。

学徒生涯结束,舅舅给了他100元的辛苦费,他用其中的88元买了台缝纫机,作为聘礼迎娶了妻子。

结婚后,程喜生开始外出打工积累开铁业铺的资金。真正经营起关山铁业铺,已经是他31岁的事情。

新店开业,名气没打出去,方圆左近的老百姓还不习惯上程喜生这儿来。前期生意不好,铺子雇不起工人,原本是小学教师的妻子,放下教案,拿起了铁锤。打铁时,他指挥,妻子帮忙拉风箱,他打哪儿,妻子跟着打哪儿,两人也不说话,只是每天低着头不停敲打烧红的铁块。时间推移,上铁业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铸匠魂

乐业敬业不忘本

虹梯关人觉得铁业铺像买柴米油盐的小卖铺。缺了刃的锄头、断了柄的铁锅、少了一条腿的燃气罩支架,迭代更新飞快的当代社会,一切都好像是“一次性”的,“坏”就意味着死亡,可是到了铁业铺,花三两块焊焊补补,这些东西又重新有了生命。

202347日中午,程喜生一家准备吃中饭。刚拿起筷子,程喜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想买把镢头。

打电话的是张军亮,平顺县玉峡关镇人,十几年前在铁业铺买过一把镢头,“用着很顺手,用坏之后,每次需要用镢头,就会想起十几年前的那把。这些天在虹梯关乡种树,心心念念想着过来一定再买一把”。

见到程喜生,张军亮热情地寒暄:“你这好干劲,多少打铁人都转行了,你还能坚持下来。”问过价钱,张军亮爽快地付了账。他建议程喜生把铁业铺挪到玉峡关镇,“那边人多,这两年种党参、种土豆的人也多,镢、锄、铲哪样都能用到。”程喜生笑笑没有搭话。

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过各行各业,打铁业当然没能幸免。种了一辈子地的赵凤英,几乎每年都要上铁业铺买点东西。今年党参价格好,她计划多辟出几亩地种党参,重新购买匹配的农具也要在铁业铺解决。“可说实在话,下种有下种机,覆膜有覆膜机,旋耕有旋耕机,打铁的需求是越来越少了。”

赵凤英回忆,十几年前,关山铁业铺里摆满箱子,里面密密麻麻扦插着各种闲时打出的农具。逢着农历三月和八月,各个乡镇开始有大大小小的集市、庙会,程喜生将打好的农具用麻绳穿起来,搭顺风车去集会上卖。集会上,十里八乡的打铁人齐聚一堂,一条街卖铁制农具的常常占了1/10,铁匠们交流着经验和经营状况,“热闹非常”。

以前,很多人来铁业铺买东西,常常不结现钱。程喜生会拿本子,记下每家的每笔账,一年下来账本能写好几个。生意好的时候,程喜生还带过几个徒弟,有待了几个月走了的,有学会抡锤、看火色走了的,也有学成后自立门户的。

程喜生说,如今的铁业铺像是经历了一场“全球变暖”,“暖和”得快容不下冰冷的铁块、铁条了。30年前,仅平顺县城边上的宏昌汽修就有三盘火,后来打铁铺一年一年减少,他和表弟成了县里仅剩的打铁人。他的铁业铺提前打出来的成品农具也一年少过一年,因为怕亏钱,一般有人预订才会做。

郭张根是程喜生的老主顾,两人的“交情”超过20年。清明节前一天,郭张根从虹梯关乡北秋房村碾凹自然庄出发,早早搭上虹梯关村的班车去铁业铺买钩耙。钩耙30块一把,来回两小时的车程,车费10块,中午吃份大碗面10块,加上这些成本,铁业铺的钩耙“挺贵”。

郭张根算过一笔账,觉得在程喜生这儿买还是合账:流水线产的钩耙20块一把,耙地搂草用1年,铁业铺打的用3年,碰了磕了给保修,如果用得不顺手还能免费调整。

郭张根说:“人的思想就像瓦房屋脊一样,是一层一层往前推着盖的,以前一听价格贵一点,会想买工厂货合算,可是土地不欺人,会告诉你什么适合、什么耐用。”

守匠情

平和专注炼人生

铁在火的核心燃烧、变软,并在一次次试炼捶打中去除不纯的物质和多余的部分,直至被打造成强韧的农具。

程喜生的儿子程辉一度觉得火光下打铁的父亲“帅气逼人”。小时候,他喜欢拉着小朋友,探在店门口看他打铁:“父亲戴着透明眼罩,拿着火钳,从火中取出烧得鲜红的铁块,8斤重的铁锤在铁砧上敲过一下又一下,火红的铁花溅得满屋子都是星光。”

多年以后,程辉等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暑假,他拿起火钳、铁锤站在了打铁炉前。大暑的天气里,后背吹着风扇,前胸烤着热火,眼前还时不时得防备敲打出的铁花烫伤手脚。因为臂力不足,还没打上几锤,铁就冷却了,需要重新回炉才能继续敲打。程喜生看着在火炉旁手忙脚乱的儿子笑了:“比念书,打铁难还是简单?”程辉没有回答,只是上高中后加倍用起功来。

火烧得很旺了,对于程喜生来说,还有点不够。温度达到1500度,铁的质地介于软硬之间,重塑才变得可能。

时代发展,旧的需求沉下去,新的需要一点一点涌了上来。

程永喜的饭馆在铁业铺的对面,在他的父辈原是烧饼铺。随着太行天路的开发,虹梯关村成了旅游集散地,烧饼铺生意红火,程永喜便将烧饼铺升级改造成了饭店。

厨房里少不了切、砍、剁、拍,几把好刀是必需品。切肉切菜要轻薄锋利,斩筋剁骨要沉稳有力。切的对象大小不一,又有中刀、小刀和大刀的分别。另外,他喜欢用分量重一点的刀,这些需求在铁业铺都可以轻松解决。有别的想法,比如剁骨刀、菜刀合一,程喜生会帮他在大刀背面加个刃。

30年前,常喜英从虹梯关村嫁到了平顺县城,结婚当天,母亲把从程喜生这儿打的一把菜刀送给她,“用了31年,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家里聚会,下厨时都会夸我家刀又稳又快,每当这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常喜英说:“现在我的女儿也到了出嫁年龄,我也想打一把送她。”

近几年翻修旧居的人多了,大家会上程喜生这儿打制叩门用的门钹,依据图纸,他在圆形、六角形的门钹边缘打制出花卉、草木、云纹等图案,再配上圆圈状的门环或菱形、令箭形、树叶形门坠。不少村子也会找他订制庙会上扛妆用的2米长特制铁管。

生活在虹梯关村的人,习惯了打铁铺从早到晚的叮当声,总觉得这铺子会一直开下去。为什么不呢?程喜生说,只要有人,就有打铁的需求。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整治人居环境 共建美丽乡村
  2. 枣烟村小米“出圈”记
48小时  热点新闻
  • 让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 习近平和广西的约定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平江古街
  • 热解读|总书记为何特别关注这个“港”?
  • 时政微纪录丨情系八桂 大地飞歌——习
  • 习近平就科威特埃米尔纳瓦夫逝世向科威
  • 全链培养乡村直播电商人才
  •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交流活动
  • 广州发现汉至明清时期遗存 清理遗迹约9
  • 微视频丨开放映未来
  • 专题
  • 第十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晋彩向未来
  • 村里喜讯捎北京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乡村行·看振兴
  • 全国国防教育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