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特色村带火乡村游

记者 张瑞英 “我们依托村中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让红色文旅资源为乡村文旅发展添翼,助力乡村振兴。”3月18日,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亮带着记者穿过一座座极具文化气息的小院,憧憬着下北漳村的未来。

“下北漳村‘三会一校’革命旧址位于距武乡县城东20公里处的浊漳河畔,现存52间院落,是王家峪‘1+4’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红色文化艺术创意基地。”讲解员赵蕾介绍,2021年8月,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示前方鲁艺师生和其他抗战文化团体在此进行的文化抗战运动,以及抗战期间创作的兼具革命精神与文学艺术价值的各类文化作品。

吃着农家饭,听着红色故事长大,下北漳村村民迎来了新希望。2019年,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下北漳村开始努力修复、开发和保护村中红色遗址,充分盘活红色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过去种地是村民唯一的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自发展红色旅游业以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接近8000元。”李志亮说,“无论是习以为常的农家饭,还是花生、小米、蜂蜜等农产品,都成了村民增收的利器,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吸引来,更要留得住。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增加,下北漳村开始拓展新的乡村旅游项目。2021年,经过外出考察学习,村里引进了水上乐园项目,暑期单日游客超5000人,收入2万余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武乡特色小吃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支起凉粉摊、灌肠摊就能挣到钱。人最多的时候,‘抿圪斗’都能卖脱销。”回想起去年夏天水上乐园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活力,村民暴书宏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要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绿色经

济,打造特色产业。”监漳镇宣传委员郝涌涛表示,武乡历史文化悠久,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顶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秧歌、竹马、旱船等传统习俗表演,这些都将助力当地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夜幕下的下北漳村归于宁静,但村委会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打造精品民宿、壮大餐饮规模、开展红色研学培训活动……”李志亮说,通过下北漳村支村“两委”集思广益,对村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明朗的规划,村民将尽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整治人居环境 共建美丽乡村
  2. 枣烟村小米“出圈”记
48小时  热点新闻
  • 让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 习近平和广西的约定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平江古街
  • 热解读|总书记为何特别关注这个“港”?
  • 时政微纪录丨情系八桂 大地飞歌——习
  • 习近平就科威特埃米尔纳瓦夫逝世向科威
  • 全链培养乡村直播电商人才
  •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交流活动
  • 广州发现汉至明清时期遗存 清理遗迹约9
  • 微视频丨开放映未来
  • 专题
  • 第十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晋彩向未来
  • 村里喜讯捎北京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乡村行·看振兴
  • 全国国防教育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